谷雨,茶事重要的時節(jié)
今年兩會有提案,谷雨時節(jié)為“中國茶節(jié)”
深度解讀
釋超全的《武夷茶歌》--閩北烏龍
創(chuàng)作早于《安溪茶歌》--閩南烏龍
*臺灣烏龍——凍頂烏龍
*廣東烏龍——鳳凰單樅
清代著名茶僧釋超全的《武夷茶歌》是福建烏龍茶始創(chuàng)于武夷山的歷史佐證,也是傳遞烏龍茶制作工藝的第一手資料,呈現(xiàn)從古代至清朝關(guān)于武夷茶的發(fā)展歷史、采摘、制作、種類及祭祀和喊山習(xí)俗等豐富的茶文化信息,極具價值。
(一)采茶(待續(xù))
茶歌節(jié)選:
谷雨屆時處處忙,兩旬晝夜眠餐廢。
道人山客資為糧,春作秋成如望歲。
新法古法
做青工藝顯然是一脈相承
春茶
唐朝
《新修本草`·木部》記載:
“茗,苦茶……春采之。”
陸羽《茶經(jīng).三之造》中明確:“凡采茶,在二、三月,四月之間茶之筍者,生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發(fā)于葉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選其中枝穎拔者采焉。”
宋朝
葛長庚•《水調(diào)歌頭·詠茶》:“二月一番雨,昨夜一聲雷。槍旗爭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頭雀舌,帶露和煙搗碎,煉作紫金堆。碾破春無限,飛起綠塵埃”。
明朝
張源•《茶錄》也提出:“采之時,貴及時,太早味不全,遲則神散。
以谷雨前五日為上,
后五日次之,
再五日又次之。
王草堂•《茶說》記載:“武夷的茶葉從谷雨的時候采摘到立夏,被稱為頭春;大約過了二旬以后再采摘,就稱為二春;又隔二旬再采摘,稱為三春。
*頭春的茶葉粗壯味道濃,
*二春三春的茶葉漸細、漸淡且苦味。
*夏末秋初采摘名為秋露,
香濃郁味飽滿,但不宜多摘。
夏茶在夏至前后,秋茶在立秋后采摘。
王梓《茶說》中記載:“武夷山周回百二十里,皆可種茶……雨前者為頭春,稍后為二春,再后為三春。又有秋中采者,為秋露白,最香。”
秋茶
魏晉南北朝
杜育的《舛賦》詩云:
凡茶之候視天時,最喜天晴北風(fēng)吹。
苦遭陰雨風(fēng)南來,色香頓減淡無味。
采茶以天晴吹北風(fēng)為好,陰雨天的茶葉色香差且味淡。
武夷巖茶的采摘與其他茶有著極大差異。
《北苑茶錄》記載道:“采茶之法,須是侵晨,不可見日。晨則夜露未,茶芽肥潤。見日則為陽氣所薄,使芽之膏腴內(nèi)耗,至受水而不鮮明。”
《隨見錄》中記載:“茶見日則味奪,
惟武夷茶喜日曬。”
王草堂的《茶說》:
茶葉在晴天等候其發(fā)香后采摘最好。
《武夷山志》也有記載:
“種處宜日、宜風(fēng)而畏多風(fēng)。
日多則茶不嫩,
采時宜晴不宜雨,雨則香味減。”
新法
時辰
武夷茶的采摘有著特殊的要求:
雨天、有露、烈日不宜采。
晴天露干后采摘的茶青最好。
及時采是寶,過時采是草。
巳時最好,申時次之,其他時間更次。
采摘過嫩則成茶香低味苦澀;
過老則味淡香粗,成茶正品率低。
釆茶標(biāo)準
“三葉半開面”,即頂端駐茶開一半,以下三葉全展開時采最好。在運送過程中,要保護鮮葉的新鮮,特別是要保護鮮葉的完整性,盡量避免折斷、損傷、散葉、熱變等不利提高品質(zhì)的現(xiàn)象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