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認為要達到中庸和諧,不可忽視禮的作用。荀子說“發(fā)乎情,止乎禮義”,意指人天生的性、情、欲,可以通過引導(dǎo)、修飾、加工,使之成為善??鬃訌娬{(diào)“禮之用,和為貴。”把禮作為古代調(diào)整人際關(guān)系的行為規(guī)范?!抖Y記》云:“夫禮者,自卑而尊人。”禮要求以謙讓的精神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guān)系。如果每個人都能按照禮的精神律己待人,社會就會非常和諧。由于儒家的重視和提倡,中國人特別看重禮,自覺地以禮規(guī)范行為,力求以禮達到和諧的境界。儒家思想融入茶道的顯著特點之一是茶禮的形成。
古代禮儀中,茶葉曾作為祭品及陪葬之物。用茶葉祭神祀祖,可追溯到兩晉南北朝時期?!赌淆R書·武帝本紀》載:南朝時,齊武帝在遺詔中安排在其靈座上,慎勿以牲為祭,惟設(shè)餅、茶飲、干飯、酒脯而已。古時也以茶為聘禮,且賦予特殊的儒教文化意義。明代郎瑛《七修匯稿》說:“種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則不復(fù)生也。故女子受聘,謂之吃茶。又聘以茶為禮者,見其從一之義也”。在王象晉《茶譜》、許次紓《茶疏》等著作中均有極為相近的內(nèi)容,都視茶為崇高的道德象征。在江南婚俗中,訂婚時下茶,結(jié)婚時定茶,同房時合茶,茶用于嫁娶的各種禮節(jié),“三茶六禮”在民俗中幾乎成為明媒正娶的代名詞。
古代朝廷以茶薦社稷,祭宗廟,以至朝廷會試與進退應(yīng)對之事皆有茶禮?;实鄄粌H自己嗜茶,還常以茶為賜。唐朝賜茶已成宮廷大禮。蘇鶚《杜陽雜編》載:唐德宗每賜同昌公主饌,其茶有綠華、紫英之號。在官場中,茶禮也演化為區(qū)別官階等級的程式。沈括《夢溪筆談》記載:“百官于中書見宰相,九卿而下,即省吏高聲唱一聲‘屈’,躬趨而入,宰相揖及進茶,皆抗聲贊喝,謂之‘屈揖’。待制以上見,則言‘請某官’,更不屈揖,臨退仍進湯。”官階級別不同,受到飲茶的待遇也不同。而在民間,茶禮也成為普遍習(xí)俗,宋朱彧《萍洲可談》云:“今世俗,客至則啜茶,去則啜湯。……此俗遍天下”。宋代吳自牧《夢粱錄》記述了當時杭州的民俗,“有新搬移來居止之人,則鄰人爭借動事,遺獻湯茶,……朔望茶水往來”,這是以茶睦鄰之俗。此外,如客來敬茶、朋友贈茶、以茶代酒等習(xí)俗,都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崇尚禮義的精神。禮儀的最終目的是達到和諧人際關(guān)系,這與茶道精神是吻合的。茶禮追求的效果也是和諧,而當人們交往出現(xiàn)不和諧時,茶又充當了調(diào)解員的角色,當事人雙方在茶館、茶坊中“吃講茶”,有禮有節(jié)地飲茶過后,前嫌盡釋。生活中有禮儀的地方就有茶,茶已成為禮儀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禮在儒家思想中既是政治、倫理的規(guī)范,也是一切民俗民風由來的源頭。所謂“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xùn)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禮義的觀念深入到社會活動的一切領(lǐng)域,在茶道中也得到體現(xiàn)。劉貞亮提出的茶德中,“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可以視為儒家茶禮的核心。儒家茶禮表達了仁愛、敬意、友誼和秩序,通過飲茶溝通思想,促進和諧,增強友誼。
儒家將茶葉視為具有靈性的植物,稱茶為靈草、瑞草魁、靈芽等。韋應(yīng)物《喜園中茶生》詩云:“性潔不可污,為飲滌塵煩。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儒家茶人在飲茶時,將具有靈性的茶葉與人的道德修養(yǎng)聯(lián)系起來,認為品茶活動能促進人格修養(yǎng)的完善,因此沏茶品茗的整個過程,就是陶冶心志、修煉品性和完善人格的過程。明代朱權(quán)《茶譜》說:“予嘗舉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謂與天語以擴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內(nèi)練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將有裨于修養(yǎng)之道矣。”將儒家修身養(yǎng)性、鍛鑄人格的思想注入茶道精神之中。
儒家注重人格思想,追求人格完善,認為只有完善的人格才能實現(xiàn)中庸之道,良好的修養(yǎng)才能實現(xiàn)社會完美和諧。茶葉的中和特性也為儒家文人所注意,并將之與儒家的人格思想聯(lián)系起來。陸羽《茶經(jīng)》開宗明義地指出,茶“宜精行儉德之人”,以茶示儉、示廉,倡導(dǎo)茶人的理想人格。劉貞亮提出“以茶可雅志”,通過飲茶達到修身養(yǎng)性之目的,表現(xiàn)出人的精神氣度和文化修養(yǎng),以及清高廉潔與節(jié)儉樸素的思想品格。茶道寄寓著儒家企求廉儉、高雅、淡潔的君子人格。正如北宋晁補之《次韻蘇翰林五日揚州古塔寺烹茶》詩曰:“中和似此茗,受水不易節(jié)。”贊美蘇軾具有中和的品格和氣節(jié),如同珍貴名茶,即使身處惡劣的環(huán)境之中,也不會改變節(jié)操。
儒家的人格思想也是中國茶道的思想基礎(chǔ)。吳覺農(nóng)說:“君子愛茶,因為茶性無邪”;林語堂也說:“茶是象征著塵世的純潔。”茶是文明的飲料,是“飲中君子”,具有“君子性”,其形貌風范為人景仰。蘇軾《和錢安道寄惠建茶》稱贊建茶,“建溪所產(chǎn)雖不同,一一天與君子性。森然可愛不可慢,骨清肉膩和且正”。蘇軾又在《葉嘉傳》中贊美茶葉“風味恬淡,清白可愛。”司馬光把茶與墨相比,“茶欲白,墨欲黑;茶欲新,墨欲陳;茶欲重,墨欲輕,如君子小人之不同。”周履靖的《茶德頌》盛贊茶有馨香之德,可令人“一吸懷暢,再吸思陶。心煩頃舒,神昏頓醒。喉能清爽而發(fā)高聲,秘傳煎烹瀹啜真形。始悟玉川之妙法,追魯望之幽情”。文人將茶品與人品相聯(lián),說茶德似人德,將茶的高潔比作人的高潔。
文人雅士的茶事活動有深刻的文化情結(jié),以怡情養(yǎng)性,塑造人格精神為第一要素。長期以來,多數(shù)正直文人熱情贊頌清正廉潔等優(yōu)良品德。文人雅士在細細品啜,徐徐體察之余,在色、香、味、形的品賞之中,移情于茶,托物寄情,從而感情受到了陶冶,靈魂得到了凈化,人格在潛移默化中得以升華。唐代陸羽將品茶作為人格修煉的手段,一生中不斷地實踐和修煉“精行儉德”的理想人格。陸羽的《六羨歌》吟詠:“不羨黃金壘,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充分表現(xiàn)了陸羽對自由高尚人格的追求。歷史上儒士階層都與茶結(jié)下不解之緣。蘇軾以茶喻佳人,并為茶葉立傳,留下了不少有關(guān)茶的詩文。裴汶、司馬光等也都在品飲之中,將茶視為剛正、純樸、高潔的象征,借茶表達高尚的人格理想。儒家認為茶有德,劉貞亮歸納茶有“十德”,陸羽稱茶“宜精行儉德之人”,韋應(yīng)物稱茶“潔性不可污”,宋徽宗稱茶“清和淡潔,韻高致靜”,現(xiàn)代茶學(xué)家莊晚芳把茶德歸納為廉、美、和、靜,等等,均賦予茶節(jié)儉、淡泊、樸素、廉潔的品德,寄托人格理想。因此茶道中寄寓著儒家對理想人格的企求,即修身為本、修己愛人、自尊尊人、敬業(yè)樂群和志趣高尚等君子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