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盛產于我國中部、東南及西南一帶丘岡的茶葉,與廣大民眾生活關系密切。正如俗諺所云:“居家開門七件事,油鹽柴米醬醋茶。”而且,茶與人們的關聯,遠非物質生活方面的,它還長期以來滲透于人們的精神生活。緣于“茶不移本,植必生子”的屬性,因而古代人賦予它以堅貞、純潔的品德;同時,也把它視為多子多福的象征。這樣,茶就與我國舊時廣泛流行的“從一而終”(實際上只限于被統(tǒng)治被奴役的婦女而言)、多子多福的婚姻觀念和習俗禮儀結下了“奇緣”。尤其是上述盛產茶的地區(qū)和民族,有關習俗至今仍在流行。
一、 茶與婚俗
茶是一種多年生的常綠灌木,性喜濕潤氣候和微酸性土壤,大多生長在丘陵山岡地帶。因而,盛產茶的地區(qū)和民族,婚嫁禮儀風情中的茶俗頗多。一般的說,以“三茶”較為多見。即提親、定親和洞房花燭夜皆與茶關聯:提親時,女家以糖茶款待媒人,含有感謝媒人甜口美言之意;定親時,男子上門相親,雙方如果滿意,女子給男方遞上清茶一杯,男子喝完茶放置錢鈔或信物于杯中,女子接受,表示心許;洞房合氶之前,用紅棗、花生、桂子(圓)諸物(寓意“早生貴子”)泡入茶中并招待賓客。實際上,在南方眾多民族色彩繽紛的婚俗禮儀中,與茶直接有關的風習并不只是“三茶”,而是有十余項之多。下面,分別擇要予以簡述。
1.送荼
舊時婚俗中,自始至終許多禮俗都與茶有所關聯,以致有些地方把婚禮看作為“茶禮”;女子受聘于男家則說是“受茶”。這一切,似乎都是從男家請媒人去女家“送茶”開始的。
長江三峽之東的鄂西南地區(qū)(包括湖北宜昌市屬各縣及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處長江、清江與巴山、武陵山脈之間,溝谷縱橫,云霧繚繞,是一個著名的茶鄉(xiāng)。這一帶所產的宜紅茶、容美茶(“容美”當與改土歸流前的“容美土司”有關)、巴山茶、玉露茶、清江茶等,都頗有名氣。當地民眾喜茶愛酒,蔚然成風。因而,在傳統(tǒng)婚俗中,茶在其中自然擔負重任。按照古樸風習,這一帶的婚嫁禮儀大致分為“放話”、“過路”、“朝年”、“求喜”、“過禮”、“陪十兄弟”、“陪十姊妹”、“發(fā)親”、“迎親”、“拜堂”、“圓房”、“回門”等十多道程序。幾乎每一道程序都要設宴飲酒、好茶待客。限于篇幅,這里我們只說男家向女家的“求喜”、“過禮”——“送茶”。男家向女家訂親(實際上是求婚,即“求喜”)行聘,要用豬肉、羊肉、牛肉、茶葉等貴重禮物。因山道崎嶇,賀喜、 “送茶”的人前呼后擁,所以只能把這些“茶禮”全放在一個大背籠里(俗稱“羊背酒”)。到了女家,由男家“執(zhí)事”向女家先呈“立菜單”,爾后再把禮物逐件奉上。媒人則領著未來的女婿拜見岳父岳母。岳家設宴,盛情款待未來的“東床佳婿”。
有關“放話”、“朝年”、“求喜”、“過禮”等婚俗,明清之際的《湖北通志》有所載述。清同治年間《長陽縣志》、《長樂(按,今鄂西南五峰縣)縣志》亦有載錄。略謂: “男女幼時便議婚姻,謂之‘放話’。聘定后,每于年節(jié)必多備酒盒遍送女家族戚謂之‘朝年’。將娶,前數月報吉,謂之‘求喜”。前數月(或日)納采,謂‘過禮’。………‘既定盟,有力者每逢年節(jié)相饋遺。男女成人,男家具茶禮,請媒領其子正月至翁家拜年,……前期行納采禮,具服飾、釵環(huán),隨貧富為差,曰‘過禮’。……”這些典籍資料所載雖與前述口承文化大體相近,但兩者的區(qū)別也是較為明顯的。前者的“茶禮”及“納采禮”,突出的為“服飾”、“釵環(huán)”之類的貴重、典雅的禮物,顯然代表中上層家庭的婚姻禮節(jié);而后者的“送茶”禮物,則是“羊背酒”及茶葉一類的土產山貨,代表的自然是貧苦的下層人家的婚俗禮儀。
男家向女家行納采禮(“六禮”之首)求婚帶去茶葉等物的,當然不只是土家族如此。湖南臨武、桂陽、隆回、新寧諸縣漢、瑤等民族,男方向女方“下茶”(即“送茶”),除送其他禮物外,必須要有“鹽茶盤”。也就是用燈芯染色組成“鸞鳳和鳴”、“喜鵲含梅”等圖案;又以茶與鹽堆滿盤中空隙;稱之為“正茶”。女方如果接受“鹽茶盤”,即表示雙方婚姻關系確定。云南瑤族、佤族、德昂族、普米族等民族,男家向女家求婚時都要帶茶葉等物,只有女家收下“茶禮”,婚事才定;否則,女家就要把這些禮物退回男家。在“送茶”的程序和次數方面,滇西怒江、瑞麗江畔的德昂族禮儀更為繁復一些。開始,是由男方送給姑娘茶葉、煙草各一包,并由姑娘轉給她的父母;表示同意后,次由男方請媒人去女家求婚,媒人仍需帶茶葉、煙草、蘆子、沙基等物去;舊時在議女子身價時,除貨幣外,還有肉、鹽、茶、沙基、蘆子諸物。始終離不開茶,足見茶在德昂族婚戀中居于何等重要的地位。
2.吃茶
在婚俗中,“吃茶”意味著許婚,即舊時女子受聘于男家?!独蠈W淹筆記》載:“辰沉靖州蠻(按,指今湘西懷化地區(qū)少數民族)男女未婚娶者,聚而踏歌。歌曰:‘小娘子,葉底花,無事出來吃盞茶。’”其中即帶有試探是否同意許婚的意思在內。浙西地區(qū)媒人奔波于男女雙方之間的說合,俗稱“食茶”;而女家應允婚事后,立即給媒人泡茶、煮蛋,既是熱情款待;同時也是借助傳統(tǒng)物體公開表示許婚。
這里,有必要說一下四川羌族婚俗中“吃茶”的特殊表現。川西北阿壩羌族地區(qū)婚儀中的茶禮,運用得十分獨特而富于情趣。在女家許婚后,男家來迎親時,“吃茶”的禮儀沿著迎親隊伍所到之處多次進行,村村吃一遍茶,寨寨都有人出來給迎親隊伍獻茶和祝福。沿途茶吃夠了,祝福也滿載著……“吃茶”的人,遠非女方一人或女家及媒人幾個人,而是包括了送親、迎親的浩浩蕩蕩的隊伍;借助“吃茶”的約定俗成的禮俗,沿途許多人家都在廣泛宣告和熱烈祝福這一對青年男女的婚姻大事,充分體現出羌族婚俗中的群體參與的原始遺風。
3.定茶
舊時男女成親,即舉行發(fā)親、迎親、拜堂(交拜天地和祖宗)等禮儀(也還有其它與之關聯的儀式),稱之為“定茶”。前述鄂西南土家族婚俗,在“過禮”之后的“陪十兄弟”、 “陪十姊妹”,即屬于此。當岳家盛情款待未來的“東床佳婿”時,未來的新娘此時一般是不與未來的夫婿相見的,她很可能在寨子里另外的地方“陪十姊妹”呢。清代鄂西土家族有名詩人彭秋潭在所撰一組“竹枝詞”中,對本民族此種古老而奇特的婚俗作了紀實性的描繪。其中第二十首“竹枝詞”,詩人自注云:“其嫁女上頭日,擇女兒九人,與女共十人為一席,謂之陪十姊妹。……女亦以次酬之曰‘十姊妹歌’。戀親恩,傷別離,歌為曼聲,甚哀,淚隨聲下,是‘竹枝’遺意也。其詞有曰:‘長大成人要別離,別娘一去幾時歸;別娘縱有歸來日,能得歸來住幾時?妹妹去,哥也傷心嫂傷心。門前一道清江水,妹來看娘莫伯深。四川下來十八灘,灘灘望見峨眉山,峨眉山上般般有,只少芍藥對牡丹。”在這里,詩人一方面記載了“陪十姊妹”習俗的具體情況;另一方面借助于即將出嫁的女兒謳唱“十姊妹歌”轉錄了當地流行的一百民歌,抒發(fā)出嫁女“戀親恩,傷別離”之情,十分曼迥哀傷,催人淚下、斷腸。仔細品味這首不知傳承了多少世紀的古老巴歌(巴地民歌),尤其是歌的結尾之處,不如人意的封建包辦婚姻正是出嫁女無限哀傷的根源之所在。因而,盡管父母為自己的婚事已經“定茶”,雖然“出閣”的日期(婚期)也沒有到,但一想到遠離雙親和不幸未來,出嫁女在“陪十姊妹”時怎能不“曼聲”低迥、傾瀉積郁呢?!正如詩人在寫了上述注釋的這首“竹枝詞”的正文那樣:
十姊妹歌歌太悲,
別娘頓足淚沾衣。
寧山地近巫山峽,
猶似巴娘唱竹枝。
封建時代貧苦女兒的“吃茶”、 “定茶”,并不是其一生幸福生活的肇始,而往往是“從夫”、“從子”的封建倫理道德象大山一般壓在身上的開端。
4.合茶
舊時婚姻陋俗,成親時有的男女雙方(或者一方)尚未達到青春年齡,因而往往只拜堂而不圓房。所以,成親只是“定茶”,圓房(俗稱“鬧洞房”)時再行“合茶”禮儀。湖南除湘北洞庭湖平原(含澧陽平原在內)以外,大部分地處丘陵山岡,盛產茶葉,故而婚俗中的茶禮特別多,而且甚為別致。比如圓房時的“和合茶”、“吃抬茶”以及“鬧茶”(詳見第5點),就非同凡響,別開生面。湘南衡州(今衡陽)一帶,鬧洞房時,讓一對新人同坐一條板凳,相互把左腿放在對方右腿上面,新郎用左手搭在新娘肩上,新娘則以右手搭在新郎肩上,空下的兩只手,以姆指與食指共同合為正方形,由他人取茶杯放于其中,斟滿茶后,鬧洞房的人們依次上去品嘗。這種茶叫做“和合茶”,蘊含著祝福新婚夫婦日后和和美美,合家歡樂。“吃抬茶”則是一對新人共抬茶盤,上面放著擺滿的茶杯,新婚夫婦走到他(她)們面前,恭請飲用。但鬧房人需分別說出贊語方能飲茶,贊不出就吃不上香茶。這些習俗,至今有的地方還在流傳。
但是,“和合茶”及“吃抬茶”中也有陋習(如“拘新郎新婦及其翁姑跪堂下”之類),屬于婚俗中的糟粕,早已銷聲匿跡。風俗的良莠臧否,傳承或淘汰,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我們繼承和倡導的應該是良俗,而且必須根據時代的變革和社會的發(fā)展,使之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
5.鬧茶
在結婚禮儀中,我國南方、北方許多民族和地區(qū)都有鬧洞房的習俗。但是,“鬧”的具體內容及其簡繁則是大相徑庭的。一般的說,北方的鬧洞房較為簡略;而南方鬧洞房則比較 繁復,甚至出現專門性的鬧洞房習俗,比如云南大理一帶白族婚俗中的“鬧茶”,就是以敬烤茶、敬三道茶為專門鬧洞房的主要內容。在大理蒼山下、洱海邊,茶樹遍地可見,人們講究喝烤茶,年輕的姑娘們都有一手烤茶的好技藝;在婚嫁禮儀中,新郎新娘更有敬烤茶、敬三道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首先,新婚的兒媳一進門就要給公婆敬上一杯冒出繡球一般的沫花的烤茶,這是評價新人的重要標準之一。其次,便是給客人敬三道茶。參加鬧f同房的人不論是新郎的同輩以及長輩或晚輩,在這里都一視同仁,毫無顧忌地參與鬧,“越鬧越熱”,“越鬧越發(fā)”。按照本民族的規(guī)矩,新郎新娘向客人敬三道茶時,第一道是苦茶;第二道才是加了紅糖、果仁的甜茶;第三道則是用揉碎的牛乳扇和紅糖的乳茶。即所謂“一苦、二甜、三回味”,在敬三道茶中充滿著人生哲理的內涵。讓客人們開始喝苦茶時,客人們興許會要(“鬧”一“鬧”)吧。怎么鬧法呢?也許各個村寨以及各個層次的人們各有千秋。諸如對歌、猜謎、聯對、賦詩等等,各見其妙。有時由客人們出題,讓新人以歌作答;或者出個連環(huán)謎,叫新郎新娘蟬聯回答;或者出了上聯,對上下聯才通過;或者限題作詩,步韻奉和;等等。若是新郎新娘不能依從,客人們則不飲他(她)們斟上的茶;若是新郎或新娘回答得文不對題,自然會引得哄堂大笑,如此“鬧茶”,鬧得紅火而又文雅且有水平,確實是大理白族的獨創(chuàng)。它是建立在白族民眾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三道茶”的習俗(白族烤茶一般都要斟三道,故名。)的深厚基礎上的。正因為日常之中就積淀著“三道茶”蘊含,所以鬧洞房時便自然而然地把“鬧茶”一步又一步地推向高潮。
6.退茶
既然“定茶”(或“吃茶”)、“合茶”分別象征著訂婚、成親(圓房),那么,“退茶”自然也就意味著退婚。盡管封建社會有“三從四德”、“從一而終”等倫理道德的繩索捆綁著廣大婦女。但是對于封建思想統(tǒng)治較為薄弱的少數民族地區(qū)及邊遠(偏僻)地域,按照本民族世代傳承的習俗風情,他們的婚戀風習禮儀還是比較自由的。因而武陵山區(qū)、“五溪”流域等地長期流行著“吹木葉”、“跳蘆笙”、“借東借西”、“結伴趕場”以及“火把迎親”、“‘槍親’”等婚俗,所以,貴州侗族舊時姑娘如果對父母包辦的婚姻不滿意,不愿出嫁,就用紙包一包干茶葉親自送往男家,對男方父母虛與周旋,表達婉轉辭謝之意,把茶葉包放在堂屋桌子上,轉身即走。只要不被男家人抓住,婚約就算廢除。也就是“退茶”,退掉了“訂親禮”。不僅如此,就是成親(圓房)以后,夫妻不和,還可離婚。男家用飯簍裝飯和魚給女方吃,女方把飯簍扔掉,即表示各自分手,互不往來。
7.換茶
我國南方一些少數民族緣于種種原因,舊社會流行過“姑表親”(姑媽的女兒一定要嫁舅舅的兒子)、“扁擔親”(姨表聯姻)以及“坐床親”等婚姻陋習。所謂“坐床親”,即“轉房婚”,也就是“兄終弟及”、“弟終兄繼”的婚制。桂西北毛南族以往盛行過此種轉
房婚,并把換婚儀式稱為“換茶”。這種婚俗既適用男方,也適用于女方。如果原妻早死,妻的妹妹或者姐姐愿意,也可嫁過來代替原妻的位置。不過,不論是“兄終弟及”、“弟終兄繼”,或者“妻妹(妻姐)”替代過來,此種“換茶”禮儀均不需大辦,只要略備一兩桌酒菜,請來近親房族,讓大家知道并承認即可。[12]
此外,在婚俗禮儀中還有“開門茶”、“合枕茶”、“謝媒茶”、“親家婆茶”等。限于篇幅,不贅??傊?,在南方許多民族和地區(qū),茶既作為一種讓人品嘗、咀嚼的物質;同時,又以象征“不移”、堅定的精神(“茶精神”);從提親(或稱“放話”)開始,直到成親(圓房)乃至轉房、退婚,一直和諧而奇妙地伴隨著整個婚姻進程。確實為‘‘楚越之地’’的古樸奇特的婚俗禮儀增色添姿不少。而且,也積淀著不少珍貴的多元一體的文化內涵。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