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茶幾這一擺放茶具的家具,人們猶如家庭成員般熟悉它。早在世界上其他地區(qū)還不知茶為何物時,茶已成為我國從朱門到柴戶的比屋之飲。唐代之前,茶就進入了千家萬戶,被視為高雅的家庭飲料。極有可能在這一時代,茶幾伴隨著飲茶之風進入了尋常百姓家。因為,我國早在漢代以前,“幾”就出現(xiàn)了。當時沒椅子,多是席地而坐,面前習慣擺放一張幾,上擱文房四寶,人們看書寫字疲憊時就可就近依伏在幾上休憩片刻。當時,稱為“憑幾”。取其人伏在幾上形狀?!肚f子》中就說道:“南伯子綦隱幾而坐”。指的就是這種情景。《器物叢書》上載:幾長五尺,高二尺,廣一尺。可見古代的茶機與現(xiàn)代茶幾的造形是有共同點的。由于茶在古代也廣泛地用于祭神等,因而,茶幾在祭神設(shè)筵時也常被派上用場。茶幾在古代還曾被用于作為敬老的贈物,它常和杖一起贈予長老?!吨芏Y》上說:“仲秋之月,養(yǎng)衰老授幾杖。”、“大夫七十致仕必賜之幾杖?!痹瓉?,坐席時幾可用以倚靠,與杖以助步相應(yīng),適合老年人使用。這種茶幾在山東沂南漢代畫像石里就可一睹風采。當然,早期的幾并不全部叫茶幾,它還有重幾、長幾等稱呼。
作為古代時髦家具的茶幾,屢屢成為文人墨客詠吟作賦的題材。梁孝王有一次召集諸文士游曜華宮,讓文士們賦詠宮中各種擺設(shè),有個叫韓安國的人半天也寫不出一篇《幾賦》,有個叫鄒陽的文人見他急得冒汗就代他寫成了。我們從中可看出,古代的皇家貴族也很看重茶幾之類。朝廷對茶幾的選材、制作要求甚為苛刻,從《幾賦》中的描寫就可窺見一斑:“公輸之徒,荷斧斤,援葛蔂,攀喬枝,上不測之絕頂,伐之以歸。眇者督直,聾者磨礱,齊貢金斧,楚人名工,乃成斯幾。離奇仿佛,似龍盤馬回,鳳去鸞歸。君王憑之……”茶幾比之其它家具可謂小巧玲瓏,廣受喜愛。
自古以來,茶幾的形狀不一,有大小、長短、華簡之分,有的實用,有的則是作為擺放器玩,連同它本身成了家庭中一種綴飾品?,F(xiàn)代,我國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了茶幾,不少茶幾設(shè)計有抽屜、箱子,可以存放茶葉、茶具等器物。在工夫茶風盛的閩南、粵東地區(qū),人們尤重茶幾,如果哪一家沒有茶幾,就會令人感到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