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代中期以后,士人品茶講究理趣,追求品飲過程中的精神、文化享受,茶具因此而日趨小巧精致。對此,馮可賓在《芥茶箋》中有一段獨到的議論:
或問壺畢竟宜大宜???茶壺以小為貴。每一客,壺一把,任自酌自飲,方為得趣,何也?壺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擱。
周高起在《陽羨茗壺系》中亦強調:
壺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盡色香味之蘊。故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壺蓋宜盎(凸)不宜砥(平),湯力茗香,俾得團結氤氳。
可見,瀹茶用小壺,既可發(fā)香,又可得趣,是對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也是對理性的一種追求。不過,其時江南一帶多重綠茶,而且一客一壺,所以上述所論者與工夫茶仍有很大距離。
但馮可賓《芥茶箋》所說的“施于他茶,亦無不可”這句話,已給人一種明確的提示:用小壺瀹飲其它品類茶葉的,亦大有人在。
1987年,漳浦縣盤陀鄉(xiāng)通坑村發(fā)現(xiàn)明萬歷戶、工二部侍郎盧維楨墓,從中出土了有“時大彬制”四字款識的紫砂壺一件,壺呈栗紅色,高9.2、口徑75、腹徑11.0厘米,壺蓋內沿已有輕度磨損,證明墓主生前已使用多時,以壺殉葬、亦可看出主人珍愛程度。
盧維楨死于萬歷三十八年,故該壺應屬時大彬中前期作品。壺雖略大,但漳浦屬巖茶、溪茶輻射區(qū),所以該壺的出土,似可為我們提供烏龍茶區(qū)早期使用紫砂壺的實物依據(jù)。
明末清初,閩汶水善烹茶。張岱《閩汶水茶》詩說:“剛柔燥濕必身親,下氣隨之敢喘息?到得當爐啜一甌,多少深心兼大力。”周亮工《閩小紀》亦云:“‘歙人閔汶水居桃葉渡上,子往品茶其家,見其水火皆自任,以小酒盞酌客,高自矜許。”
兩人均親晤汶水,所記略同:“燥濕身親”與“水火自任”,“當爐啜一甌”與“以小酒盞酌客”,其程式與工夫茶已很近似,如果壺中換上烏龍茶,則工夫茶法相便全具了。
乾隆初曾任縣令的溧陽人彭光斗在《閩瑣記》中說:“余罷后赴省,道過龍溪,邂逅竹圃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爐活火,烹茗相待。盞絕小,僅供一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烷}三載,只領略一次,殊愧此叟多矣。”
這位彭太爺可能亦是深受“明人不重問茶”影響者,到福建當了三年官,居然連嘗都不嘗一下武夷茶。難怪他領略一次并大稱快意之后便有愧色。不過,他的這則瑣記,倒是為我們留下了到目前為止可能是最早的,有關工夫茶程式的記載。
可以視為“簡明工夫茶經(jīng)”的文獻,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修纂的福建《龍溪縣志?風俗篇》:
靈山寺茶,俗貴之。近則遠購武夷茶,以五月至,至則斗茶。必以大彬之壺,必以若深之杯,必以大壯之爐,扇必以棺溪之蹩,盛必以長竹之筐。凡烹茗,以水為本,火候佐之。水以三叉河為上,惠民泉次之,龍腰石泉又次之,馀泉又次之。窮山僻壤,亦多耽此者。茶之費,歲數(shù)千。
簡短的十幾句話,包括了擇茶、擇器、擇水、候湯以至水質品評的內容,而且已開列了后來被稱為“工夫茶四寶”即銚、爐、壺、杯中的三寶。所以,這則地方志資料雖然未出現(xiàn)“工夫茶”的名目,卻已具工夫茶程式之實。
值得注意的還有后段“窮鄉(xiāng)僻壤,亦多耽此者”那句話,它說明了,上述的瀹飲法在當時已相當普及,只可惜沒有像彭縣令那樣的文人為之寫記,或加以歸納總結,著成專書使之傳布四方而已。
一般說來,一種習俗從萌發(fā)到定型、普及,都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因此,自然不應把乾隆二十七年作為形成該習尚的時間上限。
二十四年后,即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袁枚在《隨國食單》中記下他飲用武夷茶的經(jīng)過和感想:
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濃苦如飲藥。然丙午秋,余游武夷曼亭峰、天游寺諸處,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椽,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樸鼻,舌有馀甘。
一杯之后,再試一二杯,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始覺龍井雖清而味薄矣,陽羨雖佳而韻遜矣 !用小壺、小杯沖武夷茶,嗅香、試味、徐咽,袁枚所描述的過程,已與現(xiàn)今的品工夫茶法完全一樣;雖然文中同樣沒有“工夫茶”三字。
正式把“工夫茶”三字作為一種品茶程式并和“潮州”連結在一起的文獻,是清代俞蛟的《夢廠雜著》卷十《潮嘉風月》(工夫茶):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jīng)》,而器具更為精致。爐形如截簡,高約一尺二三寸,以細白泥為之。壺出宜興窯者最佳,圓體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許。
杯盤則花瓷居多,內外寫山水人物極工致,類非近代物,然無款志,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爐及壺、盤如滿月。此外尚有瓦鐺、棕墊、紙扇、竹夾,制皆樸雅。壺、盤與林,舊而佳者,貴如拱壁,尋常舟中不易得也。
先將泉水貯鐺,用細炭煎至初沸,投閱茶于壺內沖之,蓋定,復遍澆其上,然后斟而細呷之。氣味芳烈,較嚼梅花更為清絕,非拇戰(zhàn)轟飲者得領其風味。……蜀茶久不至矣,今舟中所尚者,惟武夷,極佳者每斤須白強二枚。
這一記載,遠較《龍溪縣志》、《隨園食單》為詳,如爐之規(guī)制、質地,壺之形狀、容量,瓷杯之花色、數(shù)量,以至瓦鐺、棕墊、紙扇、竹夾、細炭、閩茶,均—一提及。而投茶、候湯、淋罐、篩茶、品呷等沖沏程式,亦盡得其要。因此該記問世以后,便成工夫茶文獻之圭臬,至今各種類書、辭典中的【工夫茶】條,例皆據(jù)此闡說。
俞蛟是浙江山陰人(今紹興),字清源,號夢廠居士。生于乾隆十六年(1751),五十八年以監(jiān)生身份出任興寧縣典史,至嘉慶五年(1800)離任?!冻奔物L月》應是他在此期間據(jù)親歷及耳聞目睹者輯錄而成,故對潮州、嘉應州(今梅州)之風物能刻劃入微。
俞蛟筆下所記的,當系處于基本定型、成熟階段的潮人飲茶習俗。作為翔實可征的文獻,《潮嘉風月》功不可沒。但據(jù)此而認定乾嘉之際是潮州工夫茶的源頭,則仍有可商之處。因為,如前所述,民俗的萌發(fā)與定型,本非一事。
明潮州遺民陸漢東《迦風草堂集?謝文笠山人惠茶》詩云:“山中珍重寄,一啜爽吟魂。葉散香初動,杯傾氣若存。”句中用“杯”、“一啜”、“氣若存”諸字,能使人依稀想見作者飲茶時用小壺小杯,啜后嗅杯底的情景。
清初與梁佩蘭、屈大均合稱“嶺南三大家”的布衣詩人陳恭尹,有一首詠潮州茶具的五律:
白灶青鐺子,潮州來者精。潔宜居近坐,小亦利隨行。就隙邀風勢,添泉戰(zhàn)水聲。尋常饑渴外,多事養(yǎng)浮生。(見《明末四百家遺民詩》卷六)白灶,即俞蛟所記的“以細白泥為之”的截筒形茶爐;青鐺,即瓦檔(砂銚)。
此兩件乃工夫茶“四寶”中之二寶,能博得羅浮詩家陳恭尹“潮州來者精”的贊譽,可知其精潔、小巧,便于攜帶、逗人喜愛的程度。而茶具的精良,正反映了其時潮州茶事的興旺。
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舉人、海陽(潮安)陳王猷的《舟茗》詩云:“窮已如黃九,猶將茗碗行。燃爐風欲破,沽水雨初晴。秋影來無色,江濤近一聲。旗槍新辨味,最是武夷精。”末兩句,十分明確地表達了潮人善于品評茶味又鐘愛武夷茶的風氣,比俞蛟“今舟中所尚者惟武夷”的記述,起碼早出一百年。
綜上所述,可以這么認為:明清之際,潮人(至少是在文人圈中)已有用壺杯沖徹武夷茶的習尚。這種品條方式,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而不斷地豐富、普及、提高,并在“繁華氣象,百倍秦淮”(俞蛟《潮嘉風月?韓江》中語)的韓江六篷船中得到完善的體現(xiàn)。
潮人日夕品賞其中,習以為常,竟無人予以總結、描述。(或雖有而文獻已闕失)俞蛟任職粵東,以外地人的眼光來觀察潮州風物,遂有見景皆異、無俗不奇的感覺。加上他有“采風問俗,記載宜詳”(《潮嘉風月》前言)的雅好,因而已臻成熟期的潮州工夫茶習尚便通過他的筆端而傳聞世間。所以說,把《潮嘉風月》視為潮州工夫茶的里程碑式記載則可,將其當成工夫茶的發(fā)端則不宜。
當然,清代中前期仍有一些不飲工夫茶的記載。如乾隆十年(1745)《普寧縣志?藝文志》中收錄主纂者、縣令蕭麟趾的《慧花巖品泉論》,就有這樣一段話:“因就泉設茶具,依活水法烹之。松風既清,蟹眼旋起,取陽羨春芽,浮碧碗中,味果帶甘,而清冽更勝。”
茶取陽羨,器用蓋碗,芽浮甌面,其非工夫茶程式,自不待言。但蕭縣令乃外地人,有如前述福建那位“客閩三載,只領略一次(武夷茶)”的彭光斗縣令一樣,入鄉(xiāng)而不愿隨俗,亦在情理之中,強求不得。故其所述,似難代表潮風潮俗。
工夫茶創(chuàng)自何地,創(chuàng)自何等樣人?以目前發(fā)見的資料,要確切回答仍很困難。從袁枚《隨園食單》所記“余游武夷……僧道爭以茶獻”數(shù)語來看,小壺小杯瀹武夷茶之方式似為武夷僧道所創(chuàng)。
但前此二十多年的《龍溪縣志》既已明言該品茶法,“窮山僻壤,亦多耽此者。茶之費,歲數(shù)千。”足見其法實非僧道所獨擅。何況,袁枚在乾隆四十九年《贈寄塵上人即送赴潮州兼申武夷之約》中有:“武夷如踐約,待我菊花天”之句,后來寄塵山人未踐約,而袁枚在讀了李寧圃《程江竹枝詞》后,曾深以當日“到廣不到潮”為恨(見《隨園詩話》卷十六)。
設若當時袁枚與上人同到潮州,依他的逢奇必錄的習性,又焉知其對“工夫茶”之描述,不在乾隆五十一年武夷游之前?
粵人至福建販茶,由來已久?!逗悴萏霉P記》云:“柯易堂曾為崇安令,言茶之至美,名為不知春,在武夷天佑巖下,僅一樹。每歲廣東洋商頂以金定此樹,自春前至四月,皆有人守之,惟寺僧偶乞得一、二兩,以餉富家大貿。”嘉慶十三年(1808)《崇安縣志?風俗》也云:
茶市之盛,星渚為最。初春后,筐盈于山,擔屬于路。負販之輩,江西、汀州及興泉人為多,而貿易于姑蘇、廈門及粵東諸處者,亦不盡皆土著。
若返觀陳王猷“旗槍新辨味,最是武夷精”之句,再前溯明郭子章所謂“惟潮陽間有之,亦閩茶之佳者”等情況,可知潮、閩間之茶葉貿易,源遠流長。
茶商一般都是烹茶、品茶高手,當他們進入茶區(qū)認購茶葉時(不至茶區(qū),便決無前述的預付定金購某一樹并嚴加看守之事),自然會在茶藝方面與茶農互相切磋交流;而茶農也必定會在如何改進茶葉質量、增強品嘗效果等方面虛心傾聽茶商意見,以期產(chǎn)品適銷對路,達到雙方互惠互利之目的。
正是出于這種密切的貿易伙伴關系,在長期的雙向交流中(也許還包括“潮州來者精”的泥爐、砂銚等條具之流播),武夷茶之質量不斷提高,而工夫茶程式亦得以逐步完善,以致在有關這一飲茶程式的記載中,其程序與器具競驚人地一致。
因此,在探索工夫茶程式的源頭時,更傾向于“烏龍茶產(chǎn)、銷雙方共創(chuàng)說”。
清代中后期,工夫茶漸次普及。光緒年間,張心泰在《粵游小記》中說:
潮郡尤尚工夫茶,有大焙、小焙、小種、名種、奇種、烏龍等名色,大抵色香味三者兼全。以鼎臣制胡桃大之宜興壺,若深制寸許之杯,用欖核炭煎湯,乍沸泡如蟹眼時,以之瀹茗,味尤香美。甚有酷嗜破產(chǎn)者。
嗜茶的習俗反過來又刺激、推動了茶葉的貿易、經(jīng)營。據(jù)民國十八年(1929)《建甌縣志》卷二十五《實業(yè)?烏龍茶》所載:
近分廣潮幫來來辦者,不下數(shù)十號。市場在城內及東區(qū)之東峰屯、南區(qū)之南雅口。出產(chǎn)倍于水仙,年以數(shù)萬箱計(箱有大斗及二五箱之別,二五箱以三十斤為量,大斗倍對。
假設年購五萬箱,每箱以45斤(即二五箱與大斗之平均值)計,總量便達225萬斤!而且,這僅僅是建甌縣一個縣,烏龍茶一個品種??梢?,“廣潮幫”每年從福建采辦的茶葉,數(shù)量相當龐大。憑此一項,稱工夫茶而以“潮州”冠之,可謂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