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伴同佛教的東傳,一并傳到日本,進而滲入日本的民間生活,并逐步形成頗負盛名的日本茶文化———茶道。茶道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風習,源于禪宗教義,旨在美化日常生活,交流情感,增進友誼。茶樹原生長在東南亞地區(qū),自印度阿薩姆邦傳入中國云南、四川和朝鮮半島南部等地。茶樹的嫩葉和芽泡制成飲料,飲后可清腦提神,有助消化。隨著飲茶的普及,飲用方法也日漸講究,逐漸形成一種文化。據我國的傳說,早在3000多年前的神農時代,已經開始用茶做飲料?!稜栄拧芬灿洈⒘瞬铇涞呐嘀?。文獻記載,西漢武帝經略西南,茶葉遂進入中原地區(qū)。公元前的中國已有飲茶的習慣。唐人陸羽《茶經》稱茶為南方的嘉木,茶樹的栽培和飲茶的風習已在江南各地廣泛流行。平安初期(794年—1184年),茶已進入日本人的生活,但到13世紀才成為流行的飲料,日本的茶道至今受到普遍的重視。
奈良末期,僧永忠在唐朝南方居住30年之久。805年(延歷二十四年),他乘遣唐使藤原葛野麻呂和最澄等的船舶返回日本,擔任近江梵釋寺住持大僧都。《日本后記》記載:嵯峨天皇弘仁六年(815年)巡幸該地,永忠煎茶奉獻。此后日本京城飲茶之風日漸興盛。宮中每有重大典禮,行佛事的眾僧皆行奉茶儀式。不過,日本自己開始種植和栽培茶樹,已經到了飲茶之風大為盛行的鐮倉時期(1185年—1333年)。首先種植茶樹的是自中國宋朝歸來的榮西禪師(1141年—1215年)。他自宋朝歸來,將攜回的茶樹種子播種在肥前平戶的小院千光寺、筑前背振山的石上坊和博多圣福寺,又將茶籽贈送山城拇尾高山的惠明上人(高僧)?;菝靼巡枳巡シN在深瀨,稱拇尾茶。榮西又著《吃茶養(yǎng)生記》一書,專述茶德、烹茶技術和飲茶法。這是日本的首部茶書,對飲茶習俗的普及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由上而知,茶自東南亞傳播到中國,再由赴中國的佛僧傳播到日本,并融入佛教文化,形成獨特的茶文化。飲茶之風首先興起于寺院,此后,宮廷、貴族、文武官員爭相舉辦茶會。通過不同的渠道,從唐朝傳播進入日本的飲茶之風在日本演化成為獨具一格的高尚文化形式———茶道。自室町時期(1338年—1573年)興起的茶道,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得到豐富和發(fā)展,至今保持著優(yōu)良的傳統(tǒng)。茶道與佛教的倫理關系頗為密切,薈萃著大量的佛教精神。茶道是佛教文化的產物,同時,日本的茶文化又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