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道是美的哲學,老子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中國茶藝美學的最高原則,雖然中國茶藝集儒家“中和”之美、佛家“空靈”之美以及道家“自然”之美于一爐,但是“道法自然”是茶藝美學理論的基石我們強調“道法自然”,這就要求通過修習茶藝使人性得到徹底解放,從精神上追求自由,反對心為物所役,從人格上追求精行儉德,率性任真,本色做人。在修習茶藝時,要求動如行云流水,靜如蒼松屹立,笑如春花爛漫,言如山泉絮語,一舉手一投足都純任自然,發(fā)自心性,毫不造作,至真至誠。中國茶藝倡導“道法自然”,能培養(yǎng)茶人自由曠達、瀟灑不群、超然灑脫的個性,造就茶人淡定從容、自尊自信、不卑不亢的氣質。養(yǎng)成茶人率性任真、不飾造作、真誠處世的人格。
“崇靜尚儉”是中國茶藝的人文追求。這里所說的“靜”不是外部的安靜,而是內心的虛靜。“虛”是指心不被妄想和奢望所充斥,“靜”是指心不因外部的干擾和誘惑而躁動。
中國茶藝學倡導的“崇靜”思想源于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莊子說:“水靜則明燭須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水靜伏明,而況精神。圣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歷代儒家文士都把“靜”視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基礎。陶淵明追求“閑靜少言,不慕榮利”;王維宣稱“吾生好清靜,蔬食去情塵”;白居易的座右銘是“修外以及內,靜養(yǎng)和與真”;蘇東坡對靜的論述更加獨到而深刻,他認為“夫人之動,以靜為主,神以靜舍,心以靜充,志以靜寧,慮以靜明,其靜有道”。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的士大夫們都是在靜中證道悟道,在靜中明心見性,同時也在靜中尋求自己獨立的人格和自尊。
佛教則把“戒定慧”三學作為修持的基礎。戒是止惡修善,依戒資定;定是息緣靜慮,依定發(fā)慧;慧是破惑證真,依慧成佛。定即是靜,足見靜是佛教修成正果,達到大徹大悟的不二法門。儒、釋、道三教對靜的理解在茶藝中演化為“茶須靜品”、“美須靜悟”、“道須靜修”的理論和實踐。在這里特別要強調的是,茶藝學中所強調的“靜”不是“不動”,更不是“死寂”,而是要求茶人通過修習茶藝,最終做到在任何環(huán)境中都能“心如止水”。
“尚儉”是中國茶道的人文追求。陸羽在《茶經》中提出:“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文中的“精行”指行為至誠,“儉德”指有道德修養(yǎng),善于約束自己。在當前人心浮躁、物欲橫流的社會環(huán)境中,中國茶藝學倡導道法自然,崇靜尚儉,不僅對于培養(yǎng)德藝雙馨的人才具有現(xiàn)實意義,而且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