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文化
清人陸廷燦自稱茶圣陸羽之后,于1717年授知崇安縣令,退休后編了本《續(xù)茶經(jīng)》于1734年刊印,書中引《隨見錄》云:“武夷茶……又以所產(chǎn)之巖名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可知,工夫茶原是武夷茶里的一種名茶。
但是不久后,名叫工夫茶的茶葉不流行了,很少人提及。人們逐漸把用小壺小杯泡烏龍茶的品嘗方法稱為工夫茶,或功夫茶。茶種演變?yōu)椴杷嚒?ldquo;工夫”有耗時間的意思,“功夫”多指本領(lǐng)高強。偏偏閩粵兩地人泡茶,既消磨時光,又精益求精,其耐心和手藝都讓外人驚嘆,也鬧不懂他們到底更佩服哪一點。在古籍里,這兩個詞語亂成一團。我個人更愿意稱功夫茶。
從記載看,漳州人最早沉溺于小壺小杯喝烏龍茶。1762年編修的乾隆《龍溪縣志》云:“靈山寺茶,俗貴之。近則遠購武夷。以五月至則斗茶,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琛之杯……有其癖者不能自已,窮鄉(xiāng)僻壤亦多耽此者,茶之費歲數(shù)千。”大彬罐,指明末時大彬所制的宜興紫砂壺,以小為尚。又,明末宜興制壺名家惠孟臣的小紫砂壺也很有名氣,稱孟臣壺。若琛杯,指景德鎮(zhèn)名家若琛所制的細瓷小杯。孟臣壺與若琛杯,后來成為功夫茶的典型茶具。
據(jù)彭光斗《閩瑣記》,1766年他路過龍溪,一位當(dāng)?shù)乩先苏写炔瑁?ldquo;盞絕小,僅供一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
袁枚《隨園食單》談他在武夷山喝茶的經(jīng)歷:“丙午(1786)秋,余游武夷幔亭峰、天游寺諸處,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椽,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
上述三則史料,根據(jù)描述,為功夫茶無疑。最早明確提到“工夫茶”藝的,是1793年至1800年任廣東興寧典史的俞蛟,他在《夢廠雜著·潮嘉風(fēng)月記》中說:“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jīng)》,而器具更為精致。”他詳細描述了潮州喝功夫茶的方法,稱要用紫砂壺,小杯,崇尚武夷茶等等。風(fēng)習(xí)一如漳州和武夷山。
廈門的史料出現(xiàn)較遲。1832年編修的《廈門志·風(fēng)俗記》云:“俗好啜茶。器具精小,壺必曰孟公壺,杯必曰若琛杯。茶葉重一兩,價有貴至四五番錢者。文火煎之,如啜酒然。以餉客,客必辨其香味而細啜之,否則相為嗤笑。名曰工夫茶,或曰君謨茶之訛。彼夸此竟,遂有斗茶之舉。有其癖者,不能自已。甚有士子終歲課讀,所入不足以供茶費。”喝茶讓人破產(chǎn),在中國只有功夫茶有這般功夫。身居廈門,我也經(jīng)常感嘆喝茶大不易。
施鴻保完稿于1858年的《閩雜記》也說:“漳泉各屬,俗尚功夫茶。茶具精巧,壺有小如胡桃者,曰孟公壺,杯極小者名若琛杯。茶以武夷小種為尚,有一兩值番錢數(shù)圓者。”茶道文化
清人陸廷燦自稱茶圣陸羽之后,于1717年授知崇安縣令,退休后編了本《續(xù)茶經(jīng)》于1734年刊印,書中引《隨見錄》云:“武夷茶……又以所產(chǎn)之巖名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可知,工夫茶原是武夷茶里的一種名茶。
但是不久后,名叫工夫茶的茶葉不流行了,很少人提及。人們逐漸把用小壺小杯泡烏龍茶的品嘗方法稱為工夫茶,或功夫茶。茶種演變?yōu)椴杷嚒?ldquo;工夫”有耗時間的意思,“功夫”多指本領(lǐng)高強。偏偏閩粵兩地人泡茶,既消磨時光,又精益求精,其耐心和手藝都讓外人驚嘆,也鬧不懂他們到底更佩服哪一點。在古籍里,這兩個詞語亂成一團。我個人更愿意稱功夫茶。
從記載看,漳州人最早沉溺于小壺小杯喝烏龍茶。1762年編修的乾隆《龍溪縣志》云:“靈山寺茶,俗貴之。近則遠購武夷。以五月至則斗茶,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琛之杯……有其癖者不能自已,窮鄉(xiāng)僻壤亦多耽此者,茶之費歲數(shù)千。”大彬罐,指明末時大彬所制的宜興紫砂壺,以小為尚。又,明末宜興制壺名家惠孟臣的小紫砂壺也很有名氣,稱孟臣壺。若琛杯,指景德鎮(zhèn)名家若琛所制的細瓷小杯。孟臣壺與若琛杯,后來成為功夫茶的典型茶具。
據(jù)彭光斗《閩瑣記》,1766年他路過龍溪,一位當(dāng)?shù)乩先苏写炔瑁?ldquo;盞絕小,僅供一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
袁枚《隨園食單》談他在武夷山喝茶的經(jīng)歷:“丙午(1786)秋,余游武夷幔亭峰、天游寺諸處,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椽,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
上述三則史料,根據(jù)描述,為功夫茶無疑。最早明確提到“工夫茶”藝的,是1793年至1800年任廣東興寧典史的俞蛟,他在《夢廠雜著·潮嘉風(fēng)月記》中說:“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jīng)》,而器具更為精致。”他詳細描述了潮州喝功夫茶的方法,稱要用紫砂壺,小杯,崇尚武夷茶等等。風(fēng)習(xí)一如漳州和武夷山。
廈門的史料出現(xiàn)較遲。1832年編修的《廈門志·風(fēng)俗記》云:“俗好啜茶。器具精小,壺必曰孟公壺,杯必曰若琛杯。茶葉重一兩,價有貴至四五番錢者。文火煎之,如啜酒然。以餉客,客必辨其香味而細啜之,否則相為嗤笑。名曰工夫茶,或曰君謨茶之訛。彼夸此竟,遂有斗茶之舉。有其癖者,不能自已。甚有士子終歲課讀,所入不足以供茶費。”喝茶讓人破產(chǎn),在中國只有功夫茶有這般功夫。身居廈門,我也經(jīng)常感嘆喝茶大不易。
施鴻保完稿于1858年的《閩雜記》也說:“漳泉各屬,俗尚功夫茶。茶具精巧,壺有小如胡桃者,曰孟公壺,杯極小者名若琛杯。茶以武夷小種為尚,有一兩值番錢數(shù)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