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壺的壺身采用打筒技法,片子勻平堅巧,提梁與壺流 受羊角山手法的影響,都經(jīng)過竹刀切削,呈多角形,邊線勁直 有力。梁、流與壺身雖是鑲接而成,但不露痕跡,渾然一體。壺 身短頸上的壓蓋,做得工整規(guī)矩,準(zhǔn)確緊湊,幾乎是短頸的延 伸,很難分開。
此壺造型的基本構(gòu)思是一個“圓”字。從正面看,圓圓的 壺身和圓圓的提梁重疊在一起,輪廓線相互交錯又受到阻 斷,因而圖形的主體感分外強(qiáng)烈;再俯視看,壺底是一個大圓 形平面,壺蓋是另一個小圓平面,壺紐正在這兩個同心圓的 圓心位置。而壺的提梁這個圓特別高大,拱起如虹橋,似乎為 人們留出一個一望無際的空間,與壺身的圓虛實(shí)相映,使整 體舒展大方。這些都體現(xiàn)了創(chuàng)作者訓(xùn)練有素的眼力和手法。
這把壺的壺蓋口沿上有陰文“大彬”款署,在左側(cè)又有 “天香閣”篆體陰文小印一枚??加锰煜汩w室名者有多人,如 清烏程唐之風(fēng)、青浦張澤減,明華亭吳中秀等,從時大彬所處 年代推測,此壺可能系吳中秀之物。有人以時大彬制壺“從 未見署款而兼蓋章者”作鑒別,對這壺是否時大彬制作存有 疑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