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紹興十六年(公元1146年)初春,宗室畫家趙伯駒給余杭徑山寺畫了百幅等身羅漢,在徑山寺住了半年多,成了寺里和尚與幫工們最尊敬的客人。幫工中有個來自桐廬魏豐村的廚師,人稱大鼻子師傅,40多歲,生得身高馬大,紫紅臉龐,笑起來雙眼瞇成一條縫,鼻子肥大透亮,故有此渾號。他心地善良,生性憨厚,做事勤懇,從不與人計較長短得失,燒得一手素食,也善“點茶”。但凡寺里來了貴客,都叫他“點茶”伺侍,因此最先得識皇叔爺趙伯駒。趙伯駒在京城臨安、皇城內(nèi)外見過不少點茶師,很少發(fā)表評說,偏對大鼻子師傅的點茶功夫贊賞有加。這讓大鼻子師傅十分激動,從此常湊空來趙伯駒住的小院,為他點茶。相處久了,趙伯駒更欣賞他的為人,據(jù)說他畫的其中一幅瞇著眼穿針引線補衣的羅漢,就是依照大鼻子師傅的模樣畫成的。
清明前的一個清晨,趙伯駒走完千步剛回到小院,大鼻子師傅就走了進(jìn)來,拎著一只竹箱說:“皇叔爺,小的從家里帶來了一些新摘新炒的土茶,請你嘗個新鮮!只是鄉(xiāng)下土貨,沒有外間的名貴,莫要笑了。”趙伯駒笑道:“名貴的不一定就好,土貨也未必就差!”大鼻子師傅見皇叔有了興趣,開箱取出一只陶罐,才揭開蓋,便有一股清香徐徐飄出,令人兀地神清氣爽,趙伯駒說:“啊,這香味已是不凡的了!”
新茶用土紙包著,打開紙包,趙伯駒取出幾片放在掌中,只見片片扁平如折紙,新翠之色不減,湊近嗅了嗅,分明還有新茶的芬香,并不是從茶餅上扒下來的茶塊,不覺有些驚異,問道:“這茶如何吃?”大鼻子師傅笑道:“這就是鄉(xiāng)人土貨。鄉(xiāng)下人供不起烘制茶餅的費用,采了新茶嫩芽,就在自家灶頭上用鍋炒,炒成這一片片的,用紙包好,放在石灰甏里,用的時候取出少許放在碗里,用沸水沖泡著喝,最能沁人心脾潤肺養(yǎng)神。不知皇叔肯試一杯乎?”
當(dāng)時的飲茶方法還是沿用唐五代相傳的一套程式,整個程序頗為煩復(fù)。即先從或方或圓的茶餅上取下所需的一塊,放在碾藥用的船形碾槽里碾碎,用篩子篩去雜質(zhì),再將茶粉末放在濾巾中,取水沖淋,使盡去雜質(zhì),然后將濾凈的茶粉末放在壺中加水煮,同時根據(jù)節(jié)令添加佐料,包括鹽。煮沸的茶水,表面會不斷泛起一層水泡,被內(nèi)行人視為最美最具欣賞價值的過程。“茶圣”陸羽曾為此寫下詩一般的贊美之詞。所謂“點茶”,就是將這一整套程序演繹得極為嫻熟,手段干凈利落,煮成色香味俱佳的茶湯,然后拿長柄湯匙將茶水分給飲者??磻T了這種“點茶”的趙伯駒,對大鼻子師傅的建議不由大覺新奇,說道:“好!吾且來充一回鄉(xiāng)人,品一回鄉(xiāng)人土茶!”
大鼻子師傅本還擔(dān)心皇叔爺不賞臉,聞言大喜,立即從竹箱中拿出兩只粗瓷海碗,放在桌上,撮了些許新茶放在碗中,然后又從箱里取出小爐和一瓶山溪水,對皇叔揖道:“請皇叔少待!”說著麻利地在院中點火煮起水來。
不一會壺中水沸,大鼻子師傅拎起瓷壺,對準(zhǔn)碗中茶葉沖了下去,只見扁平的茶葉頓時在水中翻滾打旋,隨即片片舒展,如翠葉懸空直立于水中,展現(xiàn)出嫩綠的本色,一股清香縷縷吹來,令人心曠神怡。只聽大鼻子師傅說:“皇叔爺,這就是我等鄉(xiāng)下人喝的茶,雖然粗疏簡直,但茶的色味全在其中,一點兒不曾缺失”,見皇叔聽得十分專注,又道:“待水稍溫,就可以飲了!”
趙伯駒從來沒有見過沖泡后還能重回綠色并保持原有形狀的茶葉,心中已覺大妙,稍待水溫就捧了海碗呷了一口,閉目回味了一下,只覺得一股幽香直沖腦門,真似醍醐灌頂,又連呷了幾口,睜眼笑道:“大妙!大妙!”少頃又問這茶有何名字,大鼻子師傅說:“難得皇叔爺高看,這鄉(xiāng)人土貨以前誰會看上眼?也不知傳了多少代,至今還沒有個名目哩。”嘆了一聲,忽又興沖沖說:“要不請皇叔爺給它取個好名字,也讓我鄉(xiāng)下人永世感念你的恩德!”趙伯駒笑著連連搖手,說:“這哪里是我該取的名?”想著想著,心里有了主意,說:“這樣,再過幾天,我就要回去,不如路上拐個彎,你陪我去產(chǎn)茶地桐廬天尊山看看,捎些新茶,帶回京城……至于給它取名的事,我想只要茶好,總該會有佳名的!”
數(shù)日后,趙伯駒由大鼻子師傅陪著,帶了幾名仆人乘船經(jīng)分水到了桐廬魏豐爬上天尊山看了茶園,訪問了當(dāng)?shù)貛孜焕限r(nóng),買了幾斤新茶,然后在桐廬雇船直下臨安。
宋高宗對宗室趙伯駒兄弟始終給予優(yōu)厚的待遇,允許他們隨時入宮覲見。端午節(jié)那天,宮中按例舉行端陽午宴,趙伯駒奉召入宮,到后宮澄碧堂觀賞石榴花,宋高宗問他在徑山寺有何聽聞,趙伯駒就將土茶獻(xiàn)上,將自己的品嘗經(jīng)驗與評品一一稟報。高宗聽罷大喜,當(dāng)即令翰林司藥童取水煮茶,分賜在座諸人。趙伯駒見龍顏大悅,又說起山民為茶求賜佳名一事。高宗笑道:“此種新茶炒制簡便而香味清純,形色亦妙,雖屬山民無奈之作,較之茶餅烘制之繁,烹煮之煩,不知省卻多少心力!而人心趨簡厭煩,喜真拒飾,誰知不為后世茶事正宗?故可令諸學(xué)士為其撰一佳名來呈”。后來據(jù)說取名為“天尊御茶”報高宗允準(zhǔn),成為南宋宮廷的御用之茶。而這種用沸水泡茶,即飲、不加它物的飲茶法,到了元代果然成了飲茶正道,沿襲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