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茶
紅棗也稱(chēng)大棗,主產(chǎn)于山東。干果表面皺縮暗紅,果肉柔軟略帶粘性,棕褐色,稍帶糖香,味甜;棗核紡錘形,兩頭尖銳,質(zhì)堅硬。紅棗含糖類(lèi)、有棗含糖類(lèi)、有機酸、蛋白質(zhì)以及維生素A、B和c。性平,味甜醇,能補脾胃,用于脾胃虛弱。
每次用紅棗7-8個(gè),把棗皮切破,放在茶杯中,沸水沖泡代茶飲,常服有健胃滋補作用,是老少皆宜的良療飲料。
竹葉茶
竹為禾本科植物,中空有節,莖、葉常綠,在長(cháng)江以南各省都有載種。竹葉含三萜類(lèi)物質(zhì)、蘆竹素、白芳素等。取鮮竹50-100克,水煎代茶飲,滋味清午純和,具有清熱利尿,清涼解暑作用。
玉米須茶
玉米又稱(chēng)玉蜀黍、包蘿,系禾本科植物,各地都有載種。它的花柱(玉米須)性味甘平甜和。取鮮玉米須30克左右(曬干樣約10克)水煎代茶飲,可降低血糖,適用于糖尿病患者輔助治療,亦有利尿、消水腫的作用。
車(chē)前草茶
車(chē)前草屬車(chē)前草科,為多年生短小草本,別名"觀(guān)世音草。"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此草,生長(cháng)在路邊、田頭地角,每年6至7月間開(kāi)花結子,種子稱(chēng)車(chē)前子。全草和種子都可入藥。
拔取鮮草洗耳恭聽(tīng)凈,每次100克左右,煎汁當茶飲,或者鮮草剪碎曬干,當茶葉泡飲。對治療尿路感染、水腫、高血壓、均有療效,常服無(wú)毒,無(wú)副作用。
丹參茶
丹參為唇形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圓柱形,棕紅色,含丹參醌、皂甙元、維生素E等成分。它具有擴張冠狀動(dòng)脈搏、外鎮靜、降壓、降低血糖的作用。
每次6克,切片后開(kāi)水沖泡代茶飲,喝至滋味清淡為止。每日1-2次,適用于冠心病的預防和治療,是性狀平和的一味保健飲料。
胖大海茶
于果棕褐色,形似橄欖,吸膨脹后,體積成倍增加,有似海綿。它含有胖大海素,且用后能改善粘膜炎證,適用于慢性咽、喉炎。每次3-4個(gè),先用溫水冼凈,再加白糖少量,沸水沖泡代茶飲。
番瀉葉茶
番瀉樹(shù)屬于豆科植物,在廣東、云南、海南諸省有載培。番瀉葉有尖葉、狹葉之分,形似細小的柳葉。味苦,含二聚蒽酮類(lèi)和黃酮類(lèi)物質(zhì),肯有消積導滯的作用,適用于習慣便秘。新近,應用現代醫學(xué)臨訂檢驗方法,用番瀉葉治療急性胃、十二指腸出血,取得了較好療效。經(jīng)340例應用,6天內完全止血者為320例,其中顯效286例,總有效率達94%。止血療效優(yōu)于常規止血西藥,是"止血不留淤"的良藥。
泡飲方法是,每次5-10克,加白糖適量,沸水沖泡,代茶頻飲。
鉤藤茶
鉤藤為茜草科,常綠藤本植物,在中國南方各省均有生長(cháng)。莖長(cháng)達10米,生于葉腋內的變態(tài)枝成鉤狀,長(cháng)1.2-2厘米。在春秋采收有鉤的嫩枝,從中剪取鉤枝,把鮮鉤枝直接曬干,也可用沸水殺青后再曬干。
鉤藤含鉤藤堿,味苦,回味甘醇。泡飲時(shí),每次取鉤藤20克左右,沸水沖泡當茶,具有退熱作用。對高血壓所引起的頭痛、頭暈、失眠、心悸、耳鳴等均有明顯的療效。它是一味中藥,也是一種性味溫和的保健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