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品茗場所稱之為“茶寮”、“茶室”、“茶肆”、“茶坊”、“茶屋”、“茶樓”、“茶攤”,以及如今盛名稱呼的“茶館”。各謂各異,但內(nèi)容卻大同小異。
“茶寮”,也可叫“茶室”。一般是指個人專辟的煎茶、品茶,乃至于讀書的“斗室”。這種“茶寮”,唐代已有。唐宣宗年間,洛陽有一和尚活到130歲,平時特別愛飲茶。宣宗問何藥能如此長壽,僧答曰:“臣少也賤,素不知藥,性惟嗜茶,凡履處惟茶是求,或遇百碗不以為厭。”(《舊唐書·宣宗本紀》)宣宗將他留下,住在京城保壽寺。他日常煎茶、飲茶的小房子,就稱之為“茶寮”。明代楊慎《藝林伐山》:“僧寺茗所曰茶寮”。
“茶館”,追其歷史,十分悠久。早在唐代開元年間,鄉(xiāng)鎮(zhèn)中有煎茶出賣的店鋪,投錢取飲,這是“茶館”的初級形式。到了宋代,以賣茶水為業(yè)的茶場以十分普及,特別是南宋京城的臨安(今杭州市),茶坊林立,且大的茶坊陳設(shè)講究,掛有名人書畫,插有四時鮮花,同時兼賣“擂茶”和“鹽豉湯”;有的茶場是諸行業(yè)聚會的場所。
明、清時品茗之風(fēng)更勝盛。當(dāng)時南京著名的茶館有“鴻福園”和“春和園”,都在文星閣的東首,各據(jù)一河之勝。除供應(yīng)茶葉外,還供應(yīng)瓜子、酥燒餅、春卷、水果、豬肉燒麥等“茶點”。
近年來,北京設(shè)有多處“書曲茶館”,可一邊品茗,一邊欣賞傳統(tǒng)曲藝。北京人喜歡花茶,也有自備茶葉茶館品飲的習(xí)慣,由茶館供應(yīng)開水,只付水錢。過去,北京的劇院也叫“茶園”,因為大劇院里有茶水供應(yīng),如“吉祥茶園”(后為“吉祥戲院”)、“天樂茶園”(后為“大眾劇場”)。
湖北、武漢的茶館,自清代以來也日益增多,比較典型的有“武漢茶館”。四川人飲茶之風(fēng),名聞全國,可以說:“四川茶館甲天下”。成都人品茗講究舒適、有味。茶館的座位是靠背竹椅,平穩(wěn),貼身,或靠或坐都不覺累,閉目養(yǎng)神不怕摔。茶具用的是“三件頭”——瓷碗、瓷蓋和金屬托盤。
成都茶館的特點是“一早、二大、三多、四高”。所謂“一早”,《茶經(jīng)》中有:“蜀嫗做茶粥賣”的記載,可見一千多年前,成都已有了“茶攤”。所謂“二大”,舊時成都的“華華茶廳”有三廳四院,一千多個座位,宏大壯觀,居全國之首。所謂“三多”,成都不但過去茶館林立,現(xiàn)在仍有茶館六百多家。所謂“四高”,即服務(wù)質(zhì)量高,方便顧客。舊時“錦春茶樓”、“堂倌”周麻子沖茶功夫堪成稱“蓉城一絕”,右手握著锃亮的紫銅壺,左手拿著一疊銀色湯墊和白瓷碗,左手一揚,一串茶墊脫手飛出,幾旋幾轉(zhuǎn),一人面前一個,“茶托”剛放穩(wěn),每個上面即放好茶蓋,動做神速利落,碗里各人點好的茶絕不會錯。周麻子在一米之外拿起茶壺點水在碗里,茶水盈盈卻無半點濺出,接著他掄前一步,小拇指把茶蓋一挑,蓋得嚴嚴實實,滴水不露。
“茶樓”。廣州的“茶樓”也極負盛名。一天之內(nèi),除“早”茶外,還有“午茶”、“晚茶”。廣州品茗之風(fēng)自清代以來就盛行。清末時,廣州的“二厘館”(即每位二厘錢)茶樓,就已存在。這種“二厘館”,一般用石灣粗制的綠釉壺泡茶,還供應(yīng)芽菜粉,松糕、大包等價廉物美的“茶點”。廣州一家上檔次的“茶樓,是清代光緒年間的“三元樓”,位于當(dāng)時商業(yè)中心的十三行,樓高四層(當(dāng)時已稱“高樓大廈”了),裝飾得金碧輝煌,高雅名貴。此后,大家才開始把“茶室”稱之為“茶樓”。把品茗稱之為“上茶樓”。稍后,“陶陶居”、“陸羽居”、“天然居”等“茶樓”相繼問世。因為多一個“居”字,因此廣州也稱之為“茶居”。這些“茶樓”競爭十分激烈,一是在建筑風(fēng)格上技新世界,如“泮溪茶村”臨池而筑,石舫畫廊;“西苑茶樓”假山疊石,清幽雅致;二是在食譜上推陳出新。清末時,“陸羽居”著名點心師郭興首創(chuàng)“星期美點”,每周換一個花樣。
近年來,廣州的“茶樓”有了很大的變化,茶樓的經(jīng)營范圍也由單純的茶市發(fā)展為酒席,盡管如此,各酒家還是以“早茶”經(jīng)營最為紅火、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