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之造》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茶之筍者生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
茶之牙者,發(fā)于叢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選其中枝穎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
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茶有千萬狀,鹵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縮然,犎牛臆者廉檐然,浮云出山者輪菌然,輕飚拂水者涵澹然。有如陶家之子羅,膏土以水澄泚之。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經(jīng),此皆茶之精腴。
有如竹籜者,枝干堅實,艱于蒸搗,故其形<?麗>簁然;有如霜荷者,至葉凋,沮易其狀貌,故厥狀委萃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自采至于封七經(jīng)目,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斯鑒之下也;以皺黃坳垤言佳者;鑒之次也。
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鑒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皺,宿制者則黑,日成者則黃,蒸壓則平正,縱之則坳垤,此茶與草木葉一也,茶之否臧,存于口訣。
【譯文】
三、茶葉采制
采茶都在(唐歷)二月、三月、四月間。
肥壯如筍的芽葉,生長在有風化石碎塊的土壤上,長達四至五寸,好像剛剛破土而出的薇、蕨嫩莖,清晨帶著露水采摘它。次一等的芽葉(短而瘦小),發(fā)生在草木夾雜的茶樹枝上。從一老枝上發(fā)生三枝、四枝、五枝的,選擇其中長得挺拔的采摘。
當天有雨不采,晴天有云也不采,晴天才能采,采摘的芽葉,把它們上甑蒸熟,用忤臼搗爛,放到模型里用手拍壓成一定的形狀,接著焙干,最后穿成串,包裝好,茶就可以保持干燥了。
茶的形狀千姿百態(tài),粗略地說,有的像(唐代)胡人的靴子,皮革皺縮著;有的像封牛的胸部,有細微的褶痕;有的像浮云出山,團團盤曲;
有的像輕風拂水,微波漣漪;有的像陶匠篩出細土,再用水沉淀出的泥膏那么光滑潤澤;有的又像新整的土地,被暴雨急流沖刷而高低不平。
這些都是精美上等的茶。有的葉像筍殼,枝梗堅硬,很難蒸搗,所以制成的茶葉形狀像籮篩;有的像經(jīng)霜的荷葉,莖葉凋敗,變了樣子,所以制成的茶外貌枯干。這些都是壞茶、老茶。
從采摘到封裝,經(jīng)過七道工序;從類似靴子的皺縮狀到類似經(jīng)霜荷葉的衰萎狀,共八個等級。
(對于成茶)有的人把光亮、黑色、平整作為好茶的標志,這是下等的鑒別方法。
把皺縮、黃色、凸凹不平作為好茶的特征,這是次等的鑒別方法。
若既能指出茶的佳處,又能道出不好處,才是最會鑒別茶的。為什么呢?因為壓出了茶汁的就光亮,含著茶汁的就皺縮;過了夜制成的色黑,當天制成的色黃;蒸后壓得緊的就平整,任其自然的就凸凹不平。這是茶和草木葉子共同的特點。茶制得好壞,有一套口頭傳授的鑒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