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一位瑞士學(xué)者的造訪,抹開了它撲面的塵埃。隔年,沙溪以“茶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市集”入選2002 ~ 2003年度世界紀念性建筑基金會評出的100個瀕危遺址名錄,與在“9?11”事件中灰飛煙滅的紐約世貿(mào)大廈出現(xiàn)在同一個名單中。沙溪開始重新回到世人的目光里。
沙溪古鎮(zhèn)
客棧里的馬幫往事
在今天人們所熟知的茶馬古道形成之前,馬幫的鈴聲就已千百次地飄蕩在沙溪。沙溪的歷史,也映射著馬幫的興衰史。
沙溪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聯(lián)系著南北交通,同時,拜環(huán)境所賜,氣候舒適,物產(chǎn)豐富。徐霞客曾在游記中說這里“所出米谷甚盛,劍川州皆來取足焉”。富足的物產(chǎn)和便利的交通促進了商貿(mào)交易,也為馬幫補給提供了條件。大米、食鹽、香油、乳制品、日用品,應(yīng)有盡有,沙溪自然成為茶馬古道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驛站。此外,沙溪周遭還有眾多鹽井。對內(nèi)陸山區(qū)而言,食鹽是極其重要的資源,當(dāng)年所有通往鹽井的山路上都設(shè)有官方的關(guān)卡,專課鹽稅。沙溪西南方的彌沙鹽井,所產(chǎn)食鹽味道極佳,此外周邊拉雞井、云龍諾鄧井的食鹽也通過彌沙大量運到沙溪交易,一時間周遭山谷里馬鈴聲回蕩不絕。
“清脆的馬鈴聲,在暮色降臨之前的那道縫隙里擠進了沙溪的村子。馬蹄上的鐵馬掌不耐煩地拍擊地面上的紅砂石,有些急躁地奔向這一晚的落腳地。”斯諾的這段描述,好似武俠片的開場。剛到沙溪,我的首要任務(wù)也是尋找落腳的客棧,最終選定的“老馬店”,就位于四方街最顯眼的位置。所謂馬店,字面解釋,是專門為馬幫服務(wù)的店面。
古鎮(zhèn)黃昏
最初的馬店不過是主人家空置的房子,后來有了特別為馬匹準備的草料房。當(dāng)時由于房間有限,馬腳子(普通的趕馬人)晚上通常就在街上打地鋪,只有馬鍋頭(馬幫首領(lǐng))才有資格住在客房里。
對馬幫來說,住馬店,最重要的是能夠保證貨物與馬匹的安全?,F(xiàn)在“老馬店”的二層仍然保留著當(dāng)時馬鍋頭們睡過的床。與其說是床,不如說是一個木頭箱子,只能從上面掀開,馬鍋頭把貴重物品放在箱子里,晚上就睡在上面,別人無法打開箱子,馬鍋頭便可以安心過夜。店中的墻頭還有開向后院馬廄的鏤花窗子,透過它,馬鍋頭可以對自己馬匹的情況一目了然。
我要了一間客房,房間空蕩整齊,墻上掛的一面鑼是唯一顯眼的物件。店員解釋說:在曲折的山路上,馬幫鑼是必不可少的,它能提醒背著笨重籃子走過的路人,防止與馬幫相撞。對于一般的步行旅客來說,如果聽到這“不祥”的鑼聲,唯一的反應(yīng)就是飛快跳到路邊的空曠地帶,以免萬一被馬隊擠下溝或是踩折腿。以馬幫行進的速度,若是兩隊騾馬相撞,必將是一場災(zāi)難。驕傲而嫉妒的頭騾會寸步不讓,各自只顧往前闖,可能會把對方推進路邊很深的灌溉渠里去,或是撞到路邊的山石上。而其他的馬也絕不會停下來,混戰(zhàn)中會互相沖撞、嘶叫,甩開馱子,摔下馬上的人,等它們被趕馬人一邊詛咒一邊拉開時,現(xiàn)場早已一片狼籍,瓷器之類易碎的物品很難幸免。
入夜,站在房間的鏤花窗前,可以看到四方街坊上最高的建筑――戲臺與魁閣黑色的剪影,還有繁星及蟲鳴為伴。這要價頗貴的酒店自然不會讓人在“木頭箱子”上入睡,房間里的大床綿軟舒適,躺在上面,閉上眼睛,很容易就會把自己想象為一出古裝劇的主角,西風(fēng)斜陽,古道歸鴉,千萬里風(fēng)塵飄過,只求一夜安息……
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