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又名茶肆、茶樓、茶店,是社會上飲茶相當發(fā)展情況下才產(chǎn) 生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茶館和飯店、酒肆,同是我國城鎮(zhèn)商業(yè)和飲食文 化的重要構(gòu)成。所以,茶館的發(fā)展,受飯店酒鋪的影響也較多。如《 夢粱錄》有這樣一段記載:“汴京熟食店,張掛名書,所以勾引觀者,留連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時花,掛名人畫,裝點店面。 ” ①那么,我國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茶館的呢?一般認為茶館也最早產(chǎn)生 于巴蜀,有人據(jù)張載《登成都樓》“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qū)”之句 ,稱成都大抵在漢代至遲在西晉時,就已經(jīng)有茶店。西漢時成都即有 茶葉的買賣,這是多數(shù)人所一致同意的,但是,單憑張載上述詩句來 作茶館出現(xiàn)的根據(jù),似嫌不夠?,F(xiàn)存關(guān)于茶館的確切記載,最早見之 唐朝的《封氏聞見記》。其稱開元時北方因大興禪教,所以“鄒、齊 、滄、隸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蹦戏斤嫴柙谇埃?然茶館也開設在先,所以上錄《聞見記》所載,不是最早的茶館,只 是現(xiàn)存茶館的最早記載。唐代南北茶館雖有一定發(fā)展,但茶館真正稱 興稱盛還是在宋代及其以后。
以北宋汴京和南宋臨安(今浙江杭州)的茶館情況為例。
據(jù)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所載,北宋時,汴京城內(nèi)的鬧市和居民 聚集之處,各類茶坊鱗次櫛比,潘樓東街巷的情況是:“潘樓東去十 字街,謂之土市子,又謂之竹竿市;又東十字大街,曰從行裹角。茶 坊每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服圖畫,花環(huán)領(lǐng)抹之類,至曉即散,謂之 鬼市子?!?①接著又載:“舊曹門街北山子茶坊,內(nèi)有仙洞、仙橋, 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彼未鐣嫴璧那闆r,正如有些古書所說 :“上而王公貴人之所尚,下而小夫賤隸之所不可闕”;由這一社會 飲茶實際決定,在茶館中,除一般的茶館之外,還出現(xiàn)了上述晨開曉 歇和專供夜游的特殊茶館。這些都是宋代茶館較過去尤有發(fā)展之處。
不過,也須指出,宋代茶館的突出發(fā)展,還是在南宋時的臨安。 因為這時稱之為“都人”的臨安居民,除原來杭州的土著外,大多來 自汴京的達官貴人和中原各地的流民,居民構(gòu)成極其復雜。由于這樣 ,臨安的茶館,融合南北茶館甚至其他文化的一些內(nèi)容和特點,首先 使茶館面貌改革一新。如《都城紀勝》載:“大茶坊張掛名人書畫, 在京師(北宋汴京)只熟食店掛畫,所以消遣久待也。今茶坊皆然。 ” ①不僅北宋和南宋之間茶館風貌有很大差異,如《夢粱錄》所示, 南宋初年和后期,茶館營業(yè)情況,也有不少發(fā)展。據(jù)記載,臨安的茶 館,在南宋初年時,四時除賣奇茶異湯外,冬月還添賣七寶擂茶,暑 天添賣雪泡梅花酒等。開始賣梅花酒,大致無什么熱鬧,但后來如《 夢粱錄》所記,“向紹興年間,賣梅花酒之肆,以鼓樂吹梅花酒之肆 ,以鼓樂吹梅花引曲破賣之……今之茶肆,列花架,安頓奇松異檜等 物于其上,裝飾店面,敲打響盞歌賣?!边@敲打響盞歌賣,無疑就是 借鑒梅花酒肆鼓樂吹曲破賣的一種發(fā)展。南宋臨安茶肆的另一發(fā)展, 也就是茶館類型和功能的更加多樣化。上面說過,宋室南渡不只使杭 州戶籍暴增,而且居民的成份,也大為復雜。為適應各不同階層和職 業(yè)者的不同社會需要,于是就隨之出現(xiàn)了適合各個階層的多種茶館。 對此,《都城紀勝》在茶坊介紹中,有這樣的記載:“茶樓,多有都 人子弟占此會聚,習學樂器,或唱叫之類,謂之掛牌兒。人情茶坊, 本非以茶湯為正,但將此為由,多下茶錢也。又有一等專是娼妓弟兄 打聚處;又有一等專是諸行借工賣伎人會聚行老處,謂之市頭。水茶 坊,乃娼家聊設桌凳,以茶為由,后生輩甘于費錢,謂之干茶錢。” 對《都城紀勝》的上列記述,吳自牧在《夢粱錄》中,也作了具體的 補充。如其關(guān)于茶樓的對象,就指明大多為“富室子弟,諸司下直等 人”。對水茶坊的補充,則更為詳盡。其稱:“大街有三五家開茶肆 ,樓上專安著妓女,名曰花茶坊。如市西坊南潘節(jié)干、俞七郎茶坊, 保佑坊北朱骷髏茶坊,太平坊郭四郎茶坊,太平坊北首張七相干茶坊 ,蓋此五處多有炒鬧,非君子駐足之地?!?①接著《夢粱錄》也指出 ,“君子”也有適合他們的茶館,如“張賣面店隔壁黃尖嘴蹴球茶坊 ,又中瓦內(nèi)王媽媽家茶肆名一窟鬼茶坊,大街車兒茶肆、將檢閱茶肆 ,皆士大夫期朋約友會聚之處?!彼猩鲜鲞@些史實,無不有力說明 ,宋代臨安包括全國其他城市,其茶館文化都已達到一個較為發(fā)展的 階段。不單城市,宋代鄉(xiāng)鎮(zhèn)茶館,也有一個很大的發(fā)展。如在南宋洪邁 的《夷堅志》中,就有很多以茶館為背景的故事。例如《鄧州南市女 》提到的“南草市茶店”,《黃池?!分忻鑼懙狞S池鎮(zhèn)茶肆,店面就 有樓上樓下兩層,茶客十分簇擁。鄧州即今河南鄧縣,黃池在今安徽 宣城境內(nèi),這兩地雖都是行商旅客常常歇腳之處,但畢竟不是州會府 治和通衢要津,是其時典型的普通鄉(xiāng)鎮(zhèn)。所以,我們從鄧州南市和皖 南黃池兩地茶館情況,也足以看出宋代特別是南宋時,全國市鎮(zhèn)茶館 也有一個很大的普及和拓展。綜合上述史實,我們可以清楚看出,至 宋代,茶館不但普及全國各地,深深扎根我國社會生活之中,并且也 充分顯示,這時的茶館文化,也達到了一個較為成熟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