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為茶俗
茶俗,古已有之。它特指各個民族、各個地方不同的飲茶習俗。它重在適應不同群體和個人的飲茶習慣,同時講求實用、方便,以及茶葉的藥用、保健需求。茶俗是長期約定束成的結(jié)果,具有很強的傳承性。如唐朝人樊綽在《蠻書》中提到:“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就是當時的一種茶俗。時至今天,在中國的廣大農(nóng)村尤其是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方,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各種飲茶習慣比比皆是、不盡相同。如:大理白族的“三道茶”,藏族的酥油茶,拉祜族的“糊米茶”等等,都是歷史傳承下來的飲茶習俗。瘦手臂的方法認為,凡是摻和著其它物質(zhì)一起制作和品飲的都應歸為茶俗。由于摻和了其它東西,茶葉的真味、真香、真色就無從辨別,很難界定茶葉經(jīng)沖泡后的優(yōu)劣。但茶俗也是一種大化、一種文明成果,也應保護與發(fā)展。
二、何為茶藝
水為茶之母,茶為水之元。茶遇名泉而綻放出它的瑰麗,水因有茶而分外妖燒。明清以后,飲茶講究好茶、好水、好的器皿、好的沖泡師和沖泡技巧,注重把茶葉的內(nèi)質(zhì)和水的靈性充分發(fā)揚出來,同時反對摻與任何其他物質(zhì)避免竄香奪味,以保證茶味純正。這種將熟練的茶技賦予藝術(shù)和美學功能進行提升,使人在品飲中品鑒到茶的真香、真味、真電,從而給人以美的享受的沖泡技藝。這樣,同樣的茶葉、同樣的水,就可比較出沖泡過程的技術(shù)的高低,同時可評價比較出茶的優(yōu)劣,水的好與差,便于制定規(guī)則,在此基礎(chǔ)上再提升到美學的范疇,即為茶藝。其最大的特征是物理變化導致感官享受,而無意識形態(tài)屬性。
具體而言,茶藝可概括為“三句話六個要素十二個字”。即:識茶鑒水,選具侯湯,投茶量時。
識茶,就是要能認識好茶,區(qū)分各種茶類和茶葉內(nèi)在品質(zhì)的優(yōu)劣。故明代張源在其《茶錄》一卷中即有“茶之妙,在乎始造之精,藏之得法,泡之得宜。”的記述。其目的在于確保茶的色澤、香氣、味道得以充分發(fā)揮。
鑒水,亦即品水。要懂得什么是好水,并能區(qū)分泉水、江水、井水等,以及各自不同的水質(zhì)。不同的茶用不一樣的水,特殊的茶類宜選特定的好水。以致“蒙頂山上茶,揚子江心水。”但大部分茶人通過實踐后普遍認為:山泉水為上,江水次之,井水為下。而普洱茶一般選用上好的山泉水沖泡,更能體現(xiàn)其香、甘、重、滑、色五大特征。
選具,就是要根據(jù)不同的茶類選擇不可的沖泡器具。明代黃龍德在其所著的《茶說》中言:“器具精潔,茶愈為之生色,用以金銀,雖云美麗,然貪賤之士未必能具也。”事實上,金銀器具未必就好。一般來說,烏龍茶側(cè)重選擇紫砂壺沖泡,常用還可“養(yǎng)壺”;普洱茶選擇陶瓷或玻璃器具沖泡為宜,既可賞色,又可避免因茶質(zhì)不同而竄香奪味。
候湯,就是觀察開水的變化,把握恰當?shù)臅r機投茶沖泡。宋代蔡襄在其《茶錄》中有“候湯最難”之說。因為,“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況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日侯湯最難”。如何候得一壺好湯?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言:“水一入缸,便須急煮。候有松聲,即去蓋,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濤,是為當時。大濤鼎沸,旋之無聲,是為過時。過則湯老而香散,決不堪用。”
投茶,即泡茶時的茶葉投放量要適中,既要根據(jù)茶具大小,也要結(jié)合品茶人數(shù)的多少,合理地確定茶葉量的多少。否則,“小則香氣氰氫,大則易于散漫。”所以“大約及半升,是為適可。獨自斟酌,愈小愈佳。容水半升者,量茶五分。其余以是增減。”就是按照投茶量的多少,準確地把握和衡量出每泡茶乃至每次沖泡時間的長短,以及可沖泡飲用的時間和每次投茶可沖泡的泡數(shù)。
只有上述六個要素都同時具備了,茶藝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面也就掌握了。同時,再以姻熟自然、大方得體的沖泡技巧貫穿始終,不斷賦予美學功能,給大學生自主創(chuàng)業(yè)以美的感官享受,茶藝就有了不俗的表現(xiàn)。
三、何為茶道
有人說,中國無茶道。而筆者認為,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老子創(chuàng)立道教至今,道教已在華夏大地歷經(jīng)兩干多年不衰,甚至影響海外,倍受推崇,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講,最有資格說“道”的非中國莫屬。那么,中國是否有茶道呢,且看道教始祖老子對道的解釋。老子說,何為道?道就是規(guī)律。萬物皆有道,即萬物都有各自的規(guī)律。道法什么?道法自然。后世無數(shù)實踐證明,就連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以及經(jīng)濟社會,都有各自的規(guī)律。而人類對規(guī)律的認識、利用和駕馭,就是通過觀察、思考與探索實踐,用“道”的說法就是靠“參”和“悟”,來實現(xiàn)的。而茶道,中國歷代就有之。只是隨著時代變遷而形式變化而已。如元稹的茶詩云:茶,香葉,嫩葉慕詩客,愛僧家朱權(quán)在《茶譜》中說到:“茶之為物,可以助詩興而云山頓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談而萬象驚寒,茶之功大矣。”茶之道早已上升到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
因而,茶道,應為在清靜和寂的環(huán)境中進行品鑒,在品飲茶的啟迪下,通過參悟而上升到哲學、美學和人格、宗教的范疇,得到的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的成果,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茶道。其最大特征是用人類唯一擁有而其他動物所不具備的大腦,以參悟為手段進行的。但結(jié)果往往因人、因時、因地而異,甚至有僧俗之別。所以,“高僧品茶意不在茶,而在于參禪悟道。”說的就是一種茶道。普洱茶之茶道真諱,高三學習方法也不妨將其概括和理解為“參萬物造化,悟百味人生。”真可謂“普洱乾坤”,任人參悟。
總之,茶俗、茶藝、茶道分屬三個層次、三種境界。茶俗,帶有平民大眾化色彩;茶道屬于品飲茶的最高境界;茶藝介于茶俗、茶道二者之間。三者由淺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漸進,始終呈金字塔結(jié)構(gòu)。同時,三者又相伴相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是各自給人的感官享受和心智啟迪的多少,以及品飲的層次、境界的高低各有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