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銀針,以注冊商標“君山”命名,為黃茶類針形茶。唐宋時,以其形似鳥羽,稱黃翎毛、白鶴翎;清代,因其有白色茸毛,稱之為白毛尖;1957年始定今名。
舊時曾用黃翎毛、白毛尖
眾所周知,君山銀針是全國十大名茶之一,但真正產于原產地——洞庭湖君山島的極少,可謂鳳毛麟角。在計劃經濟時代,君山茶場沒有自主銷售權,也沒有注冊自己的商標,直到1989年,才注冊了“湘君”牌注冊商標,以致許多人只知君山銀針,而不知“湘君”牌才是真正產于原產地的產品。湖南君山銀針茶舊時曾經用過黃翎毛、白毛尖等名,后來,因為它的茶芽挺直,布滿白毫,形似銀針而得名“君山銀針”。
1976年岳陽市農副產品公司作為君山茶場“君山銀針”的銷售商,注冊君山牌商標。君山銀針聲名鵲起,一度陷入蕪雜品牌的圍攻。君山茶葉研究所生產的君妃系列茶即有“君山銀針”;還有“君皇島銀針”“君山島銀針”,也都沾親帶故。至2004年,君山牌商標的“東家”已變更為岳陽市茶葉公司。
不能讓湘茶第一品牌陷于蕪雜,流落邊緣。省茶業(yè)公司挖掘名茶資源,于2004年以400萬元將君山牌商標整合到旗下。接著,公司又長期租賃了君山島上所有傳統(tǒng)茶園,聯(lián)合岳陽市君山茶葉研究所、岳陽市君山銀針有限公司、岳陽君山銀針茶廠等相關企業(yè),組建了獨家經營君山名茶的君山銀針茶業(yè)有限公司。
茶形模仿“定海神針”
新中國成立初期,君山島上崇圣寺的舊墻上有一塊大石碑,由明嘉靖年間中憲大夫孫繼魯?shù)桥R君山所立(此碑1954年被毀),《登山記》的碑文中就詳細記述了君山銀針的來歷。
相傳4000多年前,舜帝南巡不幸駕崩于九嶷山下,兩位愛妃娥皇、女英奔喪途經洞庭遇難,湖面飄來72只青螺,把她們托起聚成君山,為了不讓君山島被淹,在湖底還有“定海神針”可隨洞庭湖水漲退而伸縮。隨后,二妃將隨身所帶的茶籽播于君山,經過培育在白鶴寺長出了三蔸茶苗,這便是君山茶的母本。從此君山就有了茶樹,后來人們模仿“定海神針”之形將君山茶制成針狀,取名君山銀針。
該茶早在唐朝就受到宮廷青睞,并作為一種媒介隨文成公主進入西藏,為漢藏交流起過重要作用;隨后,受到了包括乾隆在內的多位皇帝稱贊,并在清朝列為“貢茶”;新中國成立后,君山銀針更被毛主席指定為在聯(lián)合國招待各國元首使節(jié)的指定用茶。
沿用“九不采”采摘標準
君山銀針一直沿用“九不采”的采摘標準,即:雨天不采、風霜不采、開口不采、發(fā)紫不采、空心不采、彎曲不采、蟲傷不采、細瘦不采、不合尺寸不采。
湖南省君山銀針茶業(yè)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準介紹,為了保證君山銀針的品質,茶農一般于清明前4天開采,最遲不超過清明后10天;并對進行嚴格篩選,要求每個芽頭芽長25—30毫米、寬3—4毫米、留葉柄長約2毫米,芽頭要肥壯重實;近5萬個芽頭方能制成一斤君山銀針。
因君山銀針屬于類,其制法特點至今仍保持了古代“岳州黃翎毛”的傳統(tǒng),制作工藝流程包括殺青、攤放、初烘、攤涼、初包、復烘、再攤、復包、足干、揀剔等10道工序,歷時約72小時。其中殺青工序特別講究輕而快,忌重力摩擦,以免造成脫毫、彎芽、色暗;并要求茶葉在口徑為60厘米、擺放成25度的斜鍋內迅速翻炒,使其均勻受熱;待芽蒂柔軟、青氣消失,發(fā)出茶香后才可出鍋攤涼。
已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隨后進行包烘發(fā)酵的燜黃工藝,則是形成君山銀針芽身金黃及特有香氣的關鍵工序。它分初包與復包兩個步驟,首先初包是將制茶芽按每1—1.5公斤用雙層皮紙包好,置無異味的木制或白鐵皮箱中放置48小時;由于茶芽在包內氧化放熱,需要人工及時解包翻動,使其散熱,再行包好,待芽色金黃適度即可;然后再重復該步驟進行復包。
看著車間內剛加工出來的君山銀針,王準抓起一把新茶說:“由于君山黃茶獨特的燜黃工藝,以其獨特的古法傳承,它已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工完畢后,茶葉將按采制時期、芽頭肥瘦、曲直及色澤的黃亮程度進行分級;茶芽肥壯挺直、色澤黃亮者為上,瘦弱彎曲、色暗者為次。剔除部分斷尖、開口之芽,再分級包好,放置保質冷庫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