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早晚溫差大,容易讓人受涼得感冒。針對不同感冒癥狀,中醫教你挑對藥材防治感冒。各種茶品功效不同,可根據不同癥狀來(lái)選擇?,F在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喝茶治感冒的秘訣。
春天到來(lái),溫差變化大,許多人容易在這種季節交替的時(shí)候感冒,中醫師表示,氣候轉涼,人體的陽(yáng)氣也逐漸衰微,因此格外容易感冒,專(zhuān)家推薦4道茶飲,例如添加黃耆、防風(fēng)、桂圓、沙參、菊花等中藥材,可補氣養血,能預防風(fēng)寒入侵或緩解癥狀。另外,也可按壓膻中穴或太淵穴,可舒緩咳嗽、喉嚨痛等感冒癥狀。
以下茶飲做法皆相同,先將全部材料份為3份,每次取1份加沸水250c.c。沖泡,燜約5份鐘,飯后飲用,1天可喝1-3份。經(jīng)常排軟便或易腹瀉者再加葛根3錢(qián),容易便秘者則再加決明子3錢(qián)。
一、黃耆防風(fēng)茶
黃耆防風(fēng)茶
適合對象:氣血虛弱,感冒后常出現怕冷、頭痛鼻塞、打噴嚏、流鼻涕、全身酸痛者。
材料:黃耆3錢(qián)、防風(fēng)2錢(qián)、桂圓1兩、沙參5錢(qián)、菊花1.5錢(qián)
功效:黃耆補虛、增抵抗力;防風(fēng)抗菌鎮痛;桂圓補血,增免疫力;沙參清肺養肝、除虛熱;菊花去風(fēng)寒。
二、人參薄荷茶
人參薄荷茶
適合對象:肺氣虛,感冒后常出現咳嗽或久咳不愈者。
材料:東洋參1.5錢(qián)、麥冬5錢(qián)、薄荷2錢(qián)、山藥5錢(qián)、杏仁2錢(qián)
功效:東洋參補氣益肺,提振精神;麥冬清涼潤肺;薄荷可散熱、疏肝解郁、解毒;山藥能益脾腎、增免疫力;杏仁可潤喉化痰。
五、太子參涼茶
太子參涼茶
適合對象:燥熱體質(zhì),感冒后易產(chǎn)生咽喉腫痛、咳嗽痰黃、流黃濁涕、發(fā)燒、便秘者。
材料:太子參3錢(qián)、百合5錢(qián)、玉竹5錢(qián)、淡竹葉3錢(qián)及決明子2錢(qián)
功效:太子參補氣生津;百合潤肺清心止咳;玉竹養陰潤燥生津;淡竹葉可解熱、鎮痛;決明子潤腸通便、清肝益腎。
六、按穴位治感冒
按穴位治感冒
以下穴位每次按壓5秒后休息1秒,共按壓約2份鐘。
膻中穴:在兩乳頭連線(xiàn)之中點(diǎn)處。
功效:行氣止痛、寬胸理氣,可補肺氣以及預防感冒。
太淵穴:手掌向上,將拇指延伸至手腕橫紋處,即可找到穴位。
功效:化痰止咳,清熱散邪,增抵抗力。
另外,若罹患感冒,怕冷、全身酸痛的虛弱體質(zhì)要避吃生冷食物,如冷飲;全身發(fā)熱、咽喉腫痛的燥熱體質(zhì)要少吃燥熱食物,如油炸品、麻辣火鍋等。
三、黨參葛根茶
黨參葛根茶
適合對象:脾胃氣虛,感冒后常出現惡心嘔吐、腹瀉腹脹、腸鳴腹痛者。
材料:黨參3錢(qián)、紫蘇1.5錢(qián)、葛根3錢(qián)、去籽紅棗5錢(qián)、桂花1.5錢(qián)
功效:黨參生津養氣血;紫蘇有散寒止瀉之效;葛根清涼潤肺,有止瀉之效;紅棗益氣養血;桂花健胃。
四、黨參葛根茶
黨參葛根茶
適合對象:脾胃氣虛,感冒后常出現惡心嘔吐、腹瀉腹脹、腸鳴腹痛者。
材料:黨參3錢(qián)、紫蘇1.5錢(qián)、葛根3錢(qián)、去籽紅棗5錢(qián)、桂花1.5錢(qián)
功效:黨參生津養氣血;紫蘇有散寒止瀉之效;葛根清涼潤肺,有止瀉之效;紅棗益氣養血;桂花健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