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熟地、當歸各9克,人參、白術(shù)、炙甘草各6克,生姜3片,大棗2枚。
[功用]補氣養血。
[主治]中老年五臟氣血虧損,面色萎黃無(wú)華,神疲氣短,懶言,怔忡善忘,納谷不香。
[制法]上藥研成粗末,計作-日量,1次納入熱水瓶中,用沸水沖為大半水瓶,蓋悶20多分鐘后,頻頻飲用,于日內飲盡。
[宜忌]時(shí)邪濕濁阻中而胃脘窒悶甚者不宜飲用。
[按語(yǔ)]此方原用于心、肝、脾、肺、腎五臟俱虛,反映出一系列的全身虛弱癥狀。方中熟地補益肝腎,與當歸相配,重于養血補血,人參大補元氣,強壯振奮,《神農本草經(jīng)》說(shuō)它“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卑仔g(shù)健脾助運,正如《本草匯言》說(shuō):“白術(shù)乃扶植脾胃、散濕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藥也。脾虛不健,術(shù)能補之;胃虛不納,術(shù)能助之?!毙g(shù)得人參相助,大補中氣。灸甘草補氣和中,協(xié)調諸藥。生姜辛溫、大棗甘溫,二味同用的意義:一是調補營(yíng)血,二是溫運補中,促進(jìn)補氣補血藥物的吸收,以奏補而不泥之功。